杨穿三叶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原谓射技高超。后亦喻兄弟三人相继科举及第。
- 杨 (楊)yáng ㄧㄤˊ1)落叶乔木,叶互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柔荑花序...
- 穿 chuān ㄔㄨㄢˉ1)破,透:~透。揭~。~窬(钻洞和爬墙,指盗贼)...
- 三叶 1. 三世。 ▶...
- 三叶 1. 三世。 ▶ 汉 张衡 《思玄赋》: “尉尨眉而郎潜兮, 逮三叶而遘 武 。” ▶ 《南齐书‧郁林王纪》: “自我皇历启基, 受终于 宋 , 睿圣继轨, 三叶重光。” ▶ 唐 杜甫 《别李义》诗: “丈人嗣三叶, 之子白玉温。” ▶ 仇兆鳌 注: “从 义 之父, 上溯至 道王 为三世, 故曰嗣三叶。” 2. 指荠、葶苈、菥蓂三种野菜。 ▶ 《吕氏春秋‧任地》: “孟夏之昔, 杀三叶而获大麦。” ▶ 高诱 注: “昔, 终也。 三叶、荠、葶历、菥蓂也。 是月之季枯死, 大麦熟而可获。” 3. 犹言三杯。 ▶ 清 林云凤 《题申维久蕉隐》诗: “惟嫌饮量胜三叶, 未得陶然大道通。”参见“ 三蕉叶 ”。
- 杨素 杨素(544—606),字处道,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隋朝名臣、诗人,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出身士族,祖父杨暄,官至北魏辅国将军、谏议大夫。父亲杨敷,为北周汾州刺史。杨素“少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隋书·杨素列传》)。时人多未知之,唯其从叔祖北魏尚书仆射杨宽深异之,每次在子孙面前提起杨素时总说:“处道当逸群绝伦,非常之器,非汝曹所逮也”(《隋书·杨素列传》)。 大业元年(605年),杨素为尚书令,与宇文恺等奉诏营建东部。次年又进位司徒,改封楚公,同年病死。杨素贪财货,营求产业,邸店田宅以千百数,东西京居宅侈丽,家僮数千,姬妾众多。杨素工草隶书,善属文,有集十卷,今不存。子杨玄感,大业中反隋,兵败被杀。
- 杨秀清 杨秀清 基本解释:杨秀清(1823-1856) : 太平天国领导人之一。广西桂平人。贫苦农民出身。1846年参加拜上帝会。曾假托天父附体,取得天父代言人的特权。金田起义时,领中军主将。后封东王,主持朝政。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派兵北伐与西征,并主持外交事务。因居功自傲,独揽大权,逼洪秀全封他为“万岁”,引起领导集团的内部分裂。在杨韦事变中被韦昌辉杀害。
- 杨絮 柳絮。 ▶ 《中国谚语资料‧农谚》: “杨絮落, 栽山药。”
- 杨禾 高粱。 ▶ 《太平御览》卷八三九引 晋 郭义恭 《广志》: “杨禾似藋, 粒细也。 折右炊, 停则牙生, 此中国巴禾--木稷也。”
- 杨纡 亦作“杨陓”。 古泽薮名。 确址旧说不一, 不可考。 ▶ 《周礼‧夏官‧职方氏》: “河内曰 冀州 , 其山镇曰 霍山 , 其泽薮曰 杨纡 。” ▶ 郑玄 注: “ 霍山 在 彘 , 阳纡 所在未闻。” ▶ 孙诒让 正义: “ 杨纡 、 杨陓 、 阳华 、 阳纡 、 阳盱 声类并相近, 惠 ( 惠士奇 )说以为一地, 义似可通, 惟所在地域则舛互殊甚…… 杨纡 所在, 汉 时已不可考, 故 班 郑 并阙而不言, 而旧说多强为傅合, 悉无塙证, 谨从盖阙, 以俟知者。”
- 杨硃泣岐 《荀子·王霸》:“杨硃哭衢途曰:‘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杨硃为此而哭泣。后常引作典故,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
- 杨维桢 杨维桢 基本解释:杨维桢(1296-1370) : 元代文学家。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诸暨(今属浙江)人。泰定年间进士。官至江西等处儒学提举。元末避乱隐居苏州、松江等地。明太祖招他修礼乐书,不赴,不久去世。擅长乐府诗,语言奇特,被称为“铁崖体”。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乐府》。
- 杨白花 1. 乐府杂曲歌辞名。 ▶ 北魏 名将 杨大眼 之子 杨白花 , 容貌瑰伟, 胡太后 逼通之。 会父 大眼 卒, 白花 惧及祸, 改名 华 拥部曲降 南朝 梁 。 太后追思不已, 为作《杨白花歌》, 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足歌之, 声甚凄婉。 见《梁书‧杨华传》、《南史‧王神念传》。 歌辞载《乐府诗集》卷七三。 2. 指柳絮。 亦喻指薄幸之人。 ▶ 唐 柳宗元 《杨白花》诗: “杨白花, 风吹渡 江 水。 坐令宫树无颜色, 摇荡春光千万里。” ▶ 明 高启 《杨白花》诗: “杨白花, 太轻薄, 不向宫中飞, 却度 江 南落。”
- 杨舟 杨木制的船。 ▶ 《诗‧小雅‧菁菁者莪》: “泛泛杨舟, 载沈载浮。” ▶ 毛 传: “杨木为舟。 载沈亦沈, 载浮亦浮。”
- 杨白歌 杨白花。 ▶ 元 杨维桢 《海乡竹枝歌》之三: “海头风吹杨白花, 海头女儿《杨白歌》。”参见“ 杨白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