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朱泣岐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荀子‧王霸》: “ 杨朱 哭衢途曰: ‘此夫过举蹞步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谓在十字路口错走半步, 到觉悟后就已经差之千里了, 杨朱 为此而哭泣。 后常引作典故, 用来表达对世道崎岖, 担心误入歧途的感伤忧虑, 或在歧路的离情别绪。
▶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 “ 杨朱 泣岐路, 墨子 悲染丝。”
▶ 唐 李商隐 《荆门西下》诗: “ 洞庭湖 阔蛟龙恶, 却羡 杨朱 泣路岐。”
▶ 五代 李翰 《蒙求》: “ 墨子 悲丝, 杨朱 泣岐。”
- 杨朱泣 1. 在歧路悲泣。  ...
- 岐 qí ㄑㄧˊ1)同“歧”。2)〔~山〕山名,在中国陕西省。3)〔~黄之...
- 杨朱泣 1. 在歧路悲泣。 ▶ 南朝 梁 萧统 《十二月启‧中吕四月》: “临路他乡, 非无 阮籍 之悲, 诚有 杨朱 之泣。” ▶ 金 雷管 《古意》诗: “对酒不能饮, 拊剑自度曲……朝为 杨朱 泣, 暮作 阮籍 哭。” 2. 指临歧感伤之泪。 ▶ 唐 杜甫 《早发射洪县南途中作》诗: “茫然 阮籍 途, 更洒 杨朱 泣。”参见“ 杨朱泣岐 ”。
- 泣岐 见“ 泣岐路 ”。
- 泣岐路 指 战国 杨朱 临歧路而哭泣之事。 事出《淮南子‧说林训》: “ 杨子 见逵路而哭之, 为其可以南, 可以北。” ▶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三: “ 杨朱 泣岐路, 墨子 悲染丝。”亦省作“ 泣岐 ”。 ▶ 《清一统志‧江西统部‧袁州府》“﹝ 宜春县 ﹞ 杨岐山 ”注: “在 萍乡县 北七十里, 世传为 杨朱 泣岐之所。”
- 杨朱哭 临歧路而哭。 ▶ 宋 孔武仲 《舍轿马而步》诗: “户枢劳乃久, 金矿鍜方熟。 聊歌以自娱, 不作 杨朱 哭。”参见“ 杨朱泣岐 ”。
- 杨朱泪 泛指歧路感伤之泪。 ▶ 唐 骆宾王 《初春邪岭送益府窦参军宴序》: “晨风轸 孙楚 之情, 岐路下 杨朱 之泪。” ▶ 唐 沈佺期 《送卢管记仙客北伐》诗: “饯途予悯默, 赴敌子英威。 今日 杨朱 泪, 无将洒铁衣。” ▶ 唐 杜甫 《冬深》诗: “易下 杨朱 泪, 难招 楚 客魂。 风涛暮不稳, 舍棹宿谁门?”参见“ 杨朱泣岐 ”。
- 杨朱路 泛指歧路、分别的路。 ▶ 北周 庾信 《别张洗马枢》诗: “君登 苏武 桥, 我见 杨朱 路。” ▶ 唐 唐彦谦 《离鸾》诗: “尘埃一别 杨朱 路, 风月三年 宋玉 墙。” ▶ 元 汤式 《普天乐‧友人为人所诬赴杭》曲: “袖拂 庾公 尘, 人上 杨朱 路。”亦作“ 杨朱陌 ”。 ▶ 五代 梁嵩 《代母作倚门望子赋》: “ 杨朱 陌上, 萧条而恨泪潸潸; 汉武 台边, 宛转而残霞漠漠。”参见“ 杨朱泣岐 ”。
- 杨朱陌 见“ 杨朱路 ”。
- 杨朝英 杨朝英 基本解释:元代散曲家。号澹斋,青城(今山东高青)人。生平不详。散曲风格秀逸,所编《阳春白雪》是元代第一部曲选本,后又编有《太平乐府》。
- 杨村彬 杨村彬 基本解释:杨村彬(1911-1989) : 导演,剧作家。北京人。毕业于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历任河北定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干事、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教授、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教授、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导演剧目有《上海之歌》、《枯木逢春》等;剧作有《清宫外史》等。
- 杨无敌 对 北宋 名将 杨业 的誉称。 ▶ 《辽史‧圣宗纪二》: “ 宋 将 杨继业 初以骁勇自负, 号 杨无敌 。” ▶ 清 黄遵宪 《李肃毅侯挽诗》之二: “平生自诩 杨无敌 , 诸将犹夸石敢当。”参见“ 杨令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