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口结舌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又作:杜口吞声。
- 杜口 闭口。 谓不言。 ▶ 《汉书‧杜周传》: “...
- 结舌 jiéshé[tongue-tied] 不敢说话或想说而说不出话瞠目结...
- 结舌杜口 谓缄默不言。
- 张口结舌 zhāng kǒu jié shé 【解释】张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或因紧张害怕而发愣。【示例】他在辩论会上把对手驳得~,无言以对。【拼音码】zkjs【灯谜面】喉咙里灌铅;舌头上抹胶千;欲言语又止【用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英文】with open mouth
- 箝口结舌 闭口不敢发表言论。
- 针口结舌 钳口结舌, 缄默不语。 ▶ 邓汉锺 《读者之声》: “这真真青年之危机, 怎忍得住针口结舌!”
- 闭口结舌 又作:闭口藏舌。
- 杜口 闭口。 谓不言。 ▶ 《汉书‧杜周传》: “天下莫不望风而靡, 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 骨肉亲属, 莫不股栗。” ▶ 《北齐书‧崔暹传》: “至尊或多醉, 太后尚不能致言, 吾兄弟杜口。” ▶ 宋 王禹偁 《柳赞善写真赞》: “杜口慎微, 虚心养浩。” ▶ 清 唐甄 《潜书‧除党》: “昔之雄辨如锋者, 今之杜口无言者也。”参见“ 杜口裹足 ”。
- 结舌 jiéshé[tongue-tied] 不敢说话或想说而说不出话瞠目结舌张口结舌
- 蛇口结 绳结名。 徐怀中《西线轶事》九: “ 小陶 十个手指那样灵活, 像在水里翻腾的小鱼儿, 看不清是怎么两绕三绕, 一个蛇口结打好了。”
- 杜口吞声 dù kǒu tūn shēng 【解释】形容一句话也不说。【出处】《后汉书·曹节传》:“群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拼音码】dkts【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度害怕
- 杜口无言 闭住嘴巴,不出一言。
- 杜口绝言 又作:杜口无言。
- 杜口裹足 dù kǒu guǒ zú 【解释】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出处】《战国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奏耳。”【拼音码】dkgz【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十分害怕【英文】too frightened to speak or move
- 目瞪口结 同“目瞪口呆”。
- 呿颐结舌 张嘴说不出话的样子。 形容惊惧或理屈。 ▶ 唐 高彦休 《高阙史‧卢相国指挥镇州事》: “二内臣呿颐结舌者久之, 且曰: ‘适奉圣旨, 遣与相公商量, 所仗者庙谟, 非敢参以末议。 ’”
- 瞠目结舌 chēng mù jié shé 【解释】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示例】他问每个同学的时候,别的同学也不得不倾耳静听,注意前后情节的线索,否则突然问到,便不免~,不知所答。(邹韬奋《经历》)【拼音码】cmjs【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用于书面语【英文】stare tongue-tied
- 瞪目结舌 dèng mù jié shé 【解释】睁着眼睛,说不出话来。形容神情紧张或很吃惊【出处】清·黄轩祖《游梁琐记·顾嘉蘅》:“群知为广文子,异而询之,瞪目结舌不能对。”【示例】《花城》1981年第5期:“男男女女的发型,不是教那些跑遍世界各大港口的国际海员,也~吗?”【拼音码】dmjs【用法】联合式;作状语;含贬义
- 结舌钳口 见“结舌杜口”。
- 杜口绝舌 杜口绝舌 基本解释:杜口:闭口不言;绝舌:不说话。闭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或指十分害怕。
- 杜口絶言 杜口絶言 基本解释:1.犹言杜口无言。
- 杜口木舌 杜口木舌 基本解释:杜口:闭口不言;木舌:结舌。闭着嘴说不出话来。比喻缄口不言,形容不敢说话。
- 杜司勋 唐 杜牧 。 ▶ 杜牧 曾官司勋员外郎, 故称。 ▶ 唐 李商隐 《杜司勋》诗: “刻意伤春复伤别, 人间唯有 杜司勋 。” ▶ 清 林则徐《次韵奉谢》: “多谢新诗赠珠玉, 难禁伤别 杜司勋 。”
- 杜嘿 沉默不语。 ▶ 宋 赞宁 《宋高僧传‧梁州瑞岩院师彦传》: “见 岩头 禅师, 领会无疑。 初乐杜嘿, 似不能言。 后为所知敦喻, 允请往 台州 瑞岩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