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口絶言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杜口絶言
基本解释:1.犹言杜口无言。
- 杜口 闭口。 谓不言。 ▶ 《汉书‧杜周传》: “天下莫不望风而靡, 自尚书近臣皆结舌杜口, 骨肉亲属, 莫不股栗。” ▶ 《北齐书‧崔暹传》: “至尊或多醉, 太后尚不能致言, 吾兄弟杜口。” ▶ 宋 王禹偁 《柳赞善写真赞》: “杜口慎微, 虚心养浩。” ▶ 清 唐甄 《潜书‧除党》: “昔之雄辨如锋者, 今之杜口无言者也。”参见“ 杜口裹足 ”。
- 杜口吞声 dù kǒu tūn shēng 【解释】形容一句话也不说。【出处】《后汉书·曹节传》:“群公卿士,杜口吞声,莫敢有言。”【拼音码】dkts【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度害怕
- 杜口无言 闭住嘴巴,不出一言。
- 杜口结舌 又作:杜口吞声。
- 杜口绝言 又作:杜口无言。
- 杜口裹足 dù kǒu guǒ zú 【解释】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远远避开。【出处】《战国策·秦策三》:“臣之所恐者,独恐臣死之后,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是以杜口裹足,莫肯即奏耳。”【拼音码】dkgz【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形容十分害怕【英文】too frightened to speak or move
- 结舌杜口 谓缄默不言。
- 杜口木舌 杜口木舌 基本解释:杜口:闭口不言;木舌:结舌。闭着嘴说不出话来。比喻缄口不言,形容不敢说话。
- 杜口绝舌 杜口绝舌 基本解释:杜口:闭口不言;绝舌:不说话。闭着嘴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或指十分害怕。
- 杜司勋 唐 杜牧 。 ▶ 杜牧 曾官司勋员外郎, 故称。 ▶ 唐 李商隐 《杜司勋》诗: “刻意伤春复伤别, 人间唯有 杜司勋 。” ▶ 清 林则徐《次韵奉谢》: “多谢新诗赠珠玉, 难禁伤别 杜司勋 。”
- 杜厥 犹杜绝。 ▶ 宋 张咏 《悼蜀四十韵》序: “存恤穷困, 招绥流亡, 杜厥剥削, 宣扬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