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日本語
登录 注册

旁午是什么意思

发音:
用"旁午"造句
意思解释手机版

  •  1.  亦作“ 旁迕 ”。 交错;纷繁。
        ▶ 《汉书‧霍光传》: “受玺以来二十七日, 使者旁午, 持节诏诸官署徵发。”
        ▶ 颜师古 注: “一从一横为旁午, 犹言交横也。”
        ▶ 《剪灯馀话‧秋夕访琵琶亭记》: “旁午纷纭, 殊无宁月。”
        ▶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 “本军政府当军事旁午之际, 势不能并谋兼顾, 为吾乡僻同胞尽完全保护之责。”
      
     2.  四面八方;到处。
        ▶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 尔朱荣 不臣之迹, 暴于旁午;谋 魏 社稷, 愚智同见。”
        ▶ 宋 刘克庄 《运粮行》: “县符旁午催调发, 大车小车声轧轧。”
        ▶ 钱锺书 注: “旁午, 四面八方。”
        ▶ 《明史‧刑法志三》: “自京师至天下, 旁午侦事, 虽王府不免。”
    II
    将近中午。
        ▶ 明 潘问奇 《自磁州趋邯郸途中即事》诗: “旁午停征辔, 炊烟得几家。”
        ▶ 茅盾 《雾》: “旁午的时候, 雾变成了牛毛雨, 像帘子似的老是挂在窗前。”
  •     páng ㄆㄤˊ1)左右两侧:~边。~侧。~门。~出。~听。~若无人。...
  •     wǔ ㄨˇ1)地支的第七位,属马。2)用于计时:~时(白天十一点到一点...
  • 旁勃    白蒿的别名。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 “七禽方, 十一月采旁勃。 旁勃, 白蒿也。”    ▶ 《诗‧召南‧采蘩》“于以采蘩” 清 马瑞辰 通释: “蘩, 一名由胡, 一名蘩母, 一名旁勃……旁勃, 犹蓬勃也。”
  • 旁午走急    旁午走急 基本解释:旁午:交错,纷繁。纵横交错,往来奔赴。
  • 旁剔    谓警觉而四顾。 剔, 通“ 惕 ”。
  • 旁压力    pángyālì[lateral pressure] 流体对容器壁的压力。旁压力与器壁垂直,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也叫“侧压力”
  • 旁击      1.  为他物所击。    ▶ 《墨子‧节用中》: “剑, 为刺则入, 击则断, 旁击而不折。”    ▶ 王焕镳 注: “旁, 旁的。 句意: 它物击剑, 剑不会折断。”    2.  从侧面袭击。    ▶ 《宋史‧吴玠传》: “敌稍却, 则以奇兵旁击, 绝其粮道。”
  • 旁县    邻近的县。    ▶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 世祖 因发旁县, 得四千人, 先击 堂阳 、 贳县 , 皆降之。”    ▶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 “于是降轺车之使, 发旁县之民, 除涂于林岭之隘, 引舟于 江 淮 之滨。”    ▶ 《宋史‧洪遵传》: “ 楚 地旱, 旁县振赡者虑不早, 施置失后先, 或得米而亡以炊, 或阖户莩藉而廪不至。”
  • 旁出    pángchū(支脉、枝杈等)从旁边分出去。
  • 旁参    广泛参考。    ▶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 “该洽之士, 或旁参曲证, 得其姓名, 以慰作者, 则不啻遇之旦暮矣。”    ▶ 清 戴名世 《论史》: “一人也, 必有一人之本末。 综其始终, 核其本末, 旁参互证, 而固可以得其十八九矣。”
  • 旁其    乌药的别名。 树生似茶, 高丈馀。 色黑。 根、叶皆有香气。 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乌药》。
旁午是什么意思,旁午的中文解释,旁午是什麽意思旁午 meaning in Chinese,发音,例句,用法,同义词,反义词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