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剔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谓警觉而四顾。 剔, 通“ 惕 ”。
- 旁 páng ㄆㄤˊ1)左右两侧:~边。~侧。~门。~出。~听。~若无人。...
- 剔 tī ㄊㄧˉ1)分解骨肉,把肉从骨头上刮下来:把骨头上的肉~干净。2)...
- 旁勃 白蒿的别名。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国物产者》: “七禽方, 十一月采旁勃。 旁勃, 白蒿也。” ▶ 《诗‧召南‧采蘩》“于以采蘩” 清 马瑞辰 通释: “蘩, 一名由胡, 一名蘩母, 一名旁勃……旁勃, 犹蓬勃也。”
- 旁击 1. 为他物所击。 ▶ 《墨子‧节用中》: “剑, 为刺则入, 击则断, 旁击而不折。” ▶ 王焕镳 注: “旁, 旁的。 句意: 它物击剑, 剑不会折断。” 2. 从侧面袭击。 ▶ 《宋史‧吴玠传》: “敌稍却, 则以奇兵旁击, 绝其粮道。”
- 旁午 1. 亦作“ 旁迕 ”。 交错;纷繁。 ▶ 《汉书‧霍光传》: “受玺以来二十七日, 使者旁午, 持节诏诸官署徵发。” ▶ 颜师古 注: “一从一横为旁午, 犹言交横也。” ▶ 《剪灯馀话‧秋夕访琵琶亭记》: “旁午纷纭, 殊无宁月。” ▶ 曹亚伯 《武昌革命真史》: “本军政府当军事旁午之际, 势不能并谋兼顾, 为吾乡僻同胞尽完全保护之责。” 2. 四面八方;到处。 ▶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永宁寺》: “ 尔朱荣 不臣之迹, 暴于旁午;谋 魏 社稷, 愚智同见。” ▶ 宋 刘克庄 《运粮行》: “县符旁午催调发, 大车小车声轧轧。” ▶ 钱锺书 注: “旁午, 四面八方。” ▶ 《明史‧刑法志三》: “自京师至天下, 旁午侦事, 虽王府不免。” II将近中午。 ▶ 明 潘问奇 《自磁州趋邯郸途中即事》诗: “旁午停征辔, 炊烟得几家。” ▶ 茅盾 《雾》: “旁午的时候, 雾变成了牛毛雨, 像帘子似的老是挂在窗前。”
- 旁出 pángchū(支脉、枝杈等)从旁边分出去。
- 旁其 乌药的别名。 树生似茶, 高丈馀。 色黑。 根、叶皆有香气。 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乌药》。
- 旁午走急 旁午走急 基本解释:旁午:交错,纷繁。纵横交错,往来奔赴。
- 旁入 其他收入。 ▶ 《管子‧禁藏》: “布帛麻丝, 旁入奇利, 未在其中也。” ▶ 《韩非子‧显学》: “无丰年旁入之利而独以完给者, 非力则俭也。” ▶ 汉 桓宽 《盐铁论‧授时》: “无奇业旁入, 而犹以富给, 非俭则力也。”
- 旁压力 pángyālì[lateral pressure] 流体对容器壁的压力。旁压力与器壁垂直,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也叫“侧压力”
- 旁光 即膀胱。 ▶ 《后汉书‧马融传》“先王所以平和府藏” 李贤 注引《韩诗外传》: “旁光者, 凑液之府也。” ▶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类证普济本事方》: “流在旁光, 若腰肾气盛, 则上蒸精气, 气则下入骨髓。”参见“ 膀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