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地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一寸见方之地。 极言地小。
▶ 《新唐书‧员半千传》: “陛下何惜玉陛方寸地, 不使臣披露肝胆乎?”
2. 指心。
▶ 《列子‧仲尼》: “嘻!吾见子之心矣, 方寸之地虚矣。”
▶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 “俗语云: ‘但存方寸地, 留与子孙耕。 ’指心而言也。 三字虽不见于经传, 却亦甚雅。”
▶ 《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 陶铁僧 叉大拇指不离方寸地道: ‘告员外, 实不敢相瞒, 是有四五十钱, 安在一个去处。 ’”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上: “只隔这重门, 恐无术周知民隐;但凭方寸地, 愿尔曹共体吾心。”
- 方寸 fāngcùn①一寸见方:~之木。②平方寸。③〈书〉指人的内心;心绪:...
- 地 dì ㄉㄧˋ1)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
- 寸地 犹寸土。 ▶ 汉 贾谊 《上都输疏》: “及 秦 不能分人寸地, 欲自有之。” ▶ 宋 苏轼 《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诗: “嗟我五亩园, 桑麦苦蒙翳, 不令寸地闲, 更乞茶子艺。” ▶ 清 魏源 《北上杂诗》之四: “千里 河 南北, 高下寸地无。”
- 方寸 fāngcùn①一寸见方:~之木。②平方寸。③〈书〉指人的内心;心绪:~已乱。
- 方寸乱 心绪烦乱;无主张。 ▶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五》: “今失老母, 方寸乱矣。 无益于事, 请从此辞。” ▶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 “陟彼岵兮, 孰不瞻父?方寸乱矣, 何以事君?”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陆圭》: “儿方寸乱矣, 敢请诸君早计之。” ▶ 清 黄遵宪 《聂将军歌》: “将军麾军方寸乱, 将军部曲已云散。”
- 方寸匕 1. 古量具名。 多用于量药。 ▶ 汉 张仲景 《伤寒论‧太阳病上》: “上五味为散, 更于臼中杵之, 白饮和方寸匕服之。”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枣》: “以方寸匕投一碗水中, 酸甜味足, 即成好浆。” ▶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序例‧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 “方寸匕者, 作匕正方一寸, 抄散, 取不落为度。” 2. 古钱币名。 ▶ 宋 洪遵 《泉志‧刀布‧货布》: “ 宣和 五年, 郭僎 为 亳州 蒙城 令, 村人得之田中。 柄端有‘方寸匕’三字。 彷佛隶书, 背有方孔不透, 身形如刀, 文曰‘货布五百’。 疑 王莽 所铸。”
- 方寸心 指心。 心处胸中方寸间, 故称。 ▶ 晋 葛洪 《抱朴子‧嘉遯》: “方寸之心, 制之在我, 不可放之于流遁也。” ▶ 唐 贾岛 《易水怀古》诗: “我叹方寸心, 谁论一时事。” ▶ 清 唐孙华 《秋日酷暑焦旱偶成》诗之二: “那将方寸心, 愁水复愁旱。”
- 没方寸 没心。 指没有良心。 ▶ 清 李渔 《风筝误‧媒争》: “你骗财真绝伦, 有胸没方寸, 只图第一遭, 不顾后来对问也。”
- 寸地尺天 cùn dì chǐ tiān 【解释】指一小块土地和天空。【出处】唐·杜甫《洗兵马》:“寸地尽天皆入贡,奇祥异端争来送。”【拼音码】cdct【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指一小块土地和天空
- 方寸之地 fāng cùn zhī dì 【解释】原指很小的地方,借指心【出处】战国·郑·列御寇《列子·仲尼》:“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示例】唐·刘禹锡《上杜司徒启》:“寻省遭罹,万里不幸。~,自不能言。”【拼音码】fczd【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心
- 方寸已乱 fāng cùn yǐ luàn 【解释】心已经乱了。【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示例】我的~,断无道理可计议了。(《儿女英雄传》第三回)【拼音码】fcyl【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英文】be greatly perplexed
- 方将 fāngjiāng〈书〉正要。
- 方寸之木,高于岑楼 方寸之木,高于岑楼 基本解释:岑楼:尖顶的高楼。把一寸高的木块放在高楼顶上,它就会比高楼还高。比喻不把二者放在一个标准上进行比较,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 方尖碑 [obelisk]最早成对地耸立在古埃及神庙前的锥形石碑,通常用整块花岗石凿成,刻有象形文字。平面为正方或长方形,下大上小,有的高30多米。在罗马帝国时期,埃及的许多方尖碑被运到了意大利,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华盛顿纪念碑就是一座著名的现代方尖碑。
- 方尺 fāngchǐ①一尺见方。②平方尺。
- 方寸不乱 方寸不乱拼音:fāng cùn bù luàn 注音:ㄈㄤ ㄘㄨㄣˋ ㄅㄨˋ ㄌㄨㄢˋ 成语解释方寸不乱【拼音】:fāng cùn bù luàn【解释】:方寸:指心。心绪不乱。形容人遇到特殊紧急的情况时能够从容镇定。【出处】:唐·吕温《凌烟阁勋臣赞·屈突蒋公通》:“……徇日,方寸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