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襟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敞开衣襟。
▶ 汉 王粲 《登楼赋》: “凭轩槛以遥望兮, 向北风而开襟。”
▶ 晋 潘岳 《西征赋》: “开襟乎清暑之馆, 游目乎五柞之宫。”
▶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 “开襟驱瘴疠, 明目扫云烟。”
2. 开扩心胸;敞开胸怀。
▶ 唐 李咸用 《寄所知》诗: “从道趣时身计拙, 如非所好肯开襟。”
▶ 宋 贺铸 《题汉阳招真亭》诗: “残阳 云梦 窅然深, 尚欲开襟吞八九。”
▶ 叶玉森 《太平洋归舟中作》诗: “淘尽胸中闲块垒, 开襟朗朗现灵台。”
3. 上衣、袍子等的一种式样, 前面的部分分开, 纽扣在胸前的叫对开襟, 在右侧的叫右开襟。
4. 汉 宫楼阁名。
▶ 《西京杂记》卷一: “ 汉 掖庭有 月影台 、 云光殿 、 九华殿 、 鸣鸾殿 、 开襟阁 、 临池观 , 不在簿籍, 皆繁华窈窕之所栖宿焉。”
▶ 《西京杂记》卷一: “ 汉 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 开襟楼 。”
- 开 (開)kāi ㄎㄞˉ1)启,张,把关闭的东西打开:~启。~化。~诚布公...
- 襟 jīn ㄐㄧㄣˉ1)衣服的胸前部分:大~。对~。底~。~带(亦喻山川屏...
- 开觉 开悟;觉醒。 ▶ 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四出: “贫僧特为救度 卢至 而来, 奈彼昏迷, 一时点化不转, 只得显些神通, 使其渐渐开觉。”
- 开裆褲 开裆褲 基本解释:1.见"开裆裤"。
- 开解 kāijiě开导劝解(忧愁悲痛的人):大家说了些~的话,她也就想通了。
- 开裆裤 kāidāngkù幼儿穿的裆里有口的裤子。
- 开言 kāi yán开口说话(多用于戏曲中)。
- 开裆袴 开裆袴(開襠袴)拼音:kāi dāng kù 注音:ㄎㄞ ㄉㄤ ㄎㄨˋ 词语解释见“ 开襠裤 ”。
- 开警 1. 开悟警戒。 ▶ 隋炀帝 《宝台经藏愿文》: “人能弘法, 非道弘人。 恕己深恩, 即是自为。 今陈此意, 乃似执著。 若不开警, 则不深固。” ▶ 宋 魏了翁 《跋陈了斋责沈》: “又以理之最切近者开警后学。” 2. 聪明敏锐。 ▶ 宋 陈亮 《送诸生赴补序》: “谓 卢子 曰: ‘子以通爽往。 ’谓 陈子 曰: ‘子以敦谨往。 ’谓 何子 曰: ‘子以开警往。 此子之资而非学也, 求学于夫子而不子告者, 他日吾将问之。 ’”
- 开裂 kāiliè出现裂缝:木板~。
- 开譬 开导劝说。 ▶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 肃 邀 羽 相见”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 肃 曰: ‘今日之事, 宜相开譬。 ’” ▶ 《新唐书‧张建封传》: “﹝ 建封 ﹞因到贼屯开譬祸福, 一日降数千人。” ▶ 宋 朱熹 《与王枢密札子》: “拜领钧翰之赐, 开譬详悉, 爱念良厚。”
- 开袪 敞开。 ▶ 唐 韩愈 《赠张籍》诗: “吾爱其风骨, 粹美无可拣。 试将诗义授, 如以肉贯丳。 开袪露毫末, 自得高蹇嵼。” ▶ 钱仲联 集释: “《广雅》: ‘袪, 开也。 ’《汉书‧儿宽传》注: ‘ 李奇 曰: 袪, 开散。 ’则袪字亦可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