廪稍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旧指公家按时供给的粮食。 语本《仪礼‧聘礼》“惟稍受之。”
▶ 汉 郑玄 注: “稍, 廪食也。”
▶ 贾公彦 疏: “以其稍稍给之, 故谓米廪为稍。”
▶ 宋 叶适 《四屯驻兵奏议》: “廪稍惟其所赋, 功勋惟其所奏。”
▶ 元 揭傒斯 《靖州广德书院记》: “厚岁币以聘师, 高廪稍以养生徒。”
- 廪 lǐn ㄌㄧㄣˇ1)米仓,亦指储藏的米:仓~。~生(即“廪膳生员”,中...
- 稍 shāo ㄕㄠˉ1)本义为禾末,引申为略微:~~。~微。~许。~纵即逝...
- 廪竹 指古代传说中包藏婴儿的巨竹。 典出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南中志》: “有 竹王 者, 兴于 遯水 。 有一女子, 浣于水滨, 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 推之不肯去。 闻有儿声, 取持归, 破之, 得一男儿。 长养, 有才武, 遂雄夷濮。”后因以“廪竹”泛指神异人物的出生处。 ▶ 南朝 陈 徐陵《在北齐与杨仆射书》: “瞻望乡关, 何心天地?自非生凭廪竹, 源出空桑, 行路含情, 犹其相愍。”
- 廪秩 俸秩;俸禄。 ▶ 宋 范仲淹 《让观察使第二表》: “伏蒙圣慈谕臣: 所除观察使, 且从廪秩之优。”
- 廪籍 谓仓廪与籍田。 ▶ 《初学记》卷十二引 晋 张华 《大司农箴》: “家有庐井, 王有廪籍。”
- 廪秋 犹言寒秋。 廪, 通“ 凛 ”。 ▶ 《楚辞‧九辩》: “皇天平分四时兮, 窃独悲此廪秋。” ▶ 洪兴祖 补注: “廪与‘凛’同, 寒也。”廪, 一本作“ 凛 ”。
- 廪米 1. 旧指公家发给的粮食。 ▶ 唐 韩愈 《处州孔子庙碑》: “置本钱廪米, 令可继处以守。” 2. 指官府按月发给在学生员的粮食。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廪生追粮》: “比者提学 薛瑄 , 以生员有疾罢斥者, 追所给廪米。” ▶ 《六部成语‧户部》“廪银”原注: “诸生应领廪米, 折银给发。”
- 廪禄 禄米;俸禄。 ▶ 唐 元稹 《故金紫光禄大夫赠太保严公行状》: “俸秩廪禄, 一以资军。” ▶ 宋 苏舜钦 《与欧阳公书》: “廪禄所入, 不足充衣食。” ▶ 明 唐顺之 《赠彭石屋序》: “吾廪禄之外, 一钱亦私也, 况百金乎!”
- 廪粟 1. 公家库藏之粮。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于是反国发廪粟以赋众贫, 散府馀财以赐孤寡。” 2. 特指公家供给官吏和在学生员的粮食。 ▶ 唐 韩愈 《进学解》: “犹且月费俸钱, 岁靡廪粟。” 3. 谓食廪。 ▶ 明 刘基 《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 “廪粟之外, 无他用心。”
- 廪粮 1. 公家给予的粮食。 ▶ 《后汉书‧王望传》: “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 给其廪粮, 为作褐衣。” 2. 指科举时代给予在学生员的粮食。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廪生追粮》: “今后武生考劣等, 俱宜追所食廪粮, 以警其馀。”
- 廪牺令 古代官名。 掌管供宗庙祭祀的谷物和牲畜。 ▶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左内史更名左冯翊, 属官有廪牺令、丞、尉。” ▶ 颜师古 注: “廪主藏谷, 牺主养牲, 皆所以供祭祀也。” ▶ 《后汉书‧百官志三》: “又有廪牺令, 六百石, 掌祭祀牺牲雁鹜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