廪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lǐn ㄌㄧㄣˇ
1)米仓,亦指储藏的米:仓~。~生(即“廪膳生员”,中国明、清两代称由府、州、县按时发给银子和补助生活的生员)。~饩(旧指由官府供给的粮食)。
2)积聚,郁结:“~于肠胃”。
·参考词汇:
granary
- 廪人 古代管理粮仓的官吏。 ▶ 《周礼‧地官‧廪人》: “廪人掌九谷之数, 以待国之匪颁、賙赐、稍食。” ▶ 《孟子‧万章下》: “其后廪人继粟, 庖人继肉, 不以君命将之。”
- 廩 lǐn ㄌㄧㄣˇ1)同“廪”。
- 廪俸 犹俸禄。 ▶ 《梁书‧儒林传‧严植之》: “ 植之 自疾后, 便不受廪俸, 妻子困乏。”
- 廨钱 隋 初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 ▶ 《隋书‧苏孝慈传》: “先是, 以百僚供费不足, 台省府寺咸置廨钱, 收息取给。 ▶ 孝慈 以为官民争利, 非兴化之道, 上表请罢之。”参阅《通典‧职官十七》。
- 廪假 《汉书‧循吏传‧龚遂》: “ 遂 乃开仓廪, 假贫民。” ▶ 颜师古 注: “假谓给与。”后因以“廪假”指谷物的借贷。 ▶ 宋 叶适 《朝奉大夫致仕黄公墓志铭》: “凡故畴新畎, 廪假进退, 抱孙长息, 婚嫁有无, 皆落莫恍惚, 若梦中事。”廪, 一本作“ 廪 ”。
- 廨舍 廨署。 ▶ 《晋书‧文苑传中‧罗含》: “以廨舍喧扰, 于城西池小洲上, 立茅屋, 伐木为材, 织苇为席而居。” ▶ 《南齐书‧州郡志上》: “官长无廨舍, 寄止民村。”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 “次日诣之, 则廨舍寂然, 惟一老隶应门。”
- 廪台 即 鹿台 。 相传为 商纣王 自杀处。 ▶ 《逸周书‧克殷》: “ 商辛 奔内, 登于 廪台 之上, 屏遮而自燔于火。”按, 《史记‧殷本纪》: “ 纣 走入, 登 鹿台 , 衣其宝玉衣, 赴火而死。” ▶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 “鹿, 一作‘廪’。”
- 廨署 官署。 ▶ 晋 左思 《吴都赋》: “营屯栉比, 廨署棋布。” ▶ 唐 杨炯 《崇文馆宴集诗序》: “周庐绮合, 廨署星分。”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 “﹝ 长安 ﹞城内布列宗庙社稷, 百官廨署, 不使杂人居住。”
- 廪君 古代 巴郡 、 南郡 氏族首领名。 后即以之称其族。 ▶ 《文献通考‧四裔五》: “ 廪君 种不知何代。 初 巴 氏、 樊 氏、 曋 氏、 相 氏、 郑 氏五姓皆出于 武落 钟离山 , 其上有赤黑二穴, 巴 氏之子生于赤穴, 四姓之子皆生黑穴, 未有君长。 共立 巴 氏子 务相 , 是为 廪君 。”参阅《后汉书‧南蛮传》。
- 廨田 即公廨田。 ▶ 隋 唐 时给各官署的田。 所收地租充办公经费。 ▶ 《北史‧隋纪上》: “六月丁卯, 诏省、府、州、县皆给廨田, 不得兴生, 与人争利。”按, 《隋书‧高祖纪下》作“公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