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电话号码 繁體版 English 日本語
登录 注册

山肤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1.  即石耳。 体呈扁平圆形, 固着于石面, 多产于悬崖石壁上, 可供食用和药用。
       ▶ 汉 枚乘 《七发》: “肥狗之和, 冒以山肤。”
       ▶ 宋 梅尧臣 《送王屋知县孙秘丞》诗: “山肤有时得虞猎, 不比彘肉烹连毛。”
       ▶ 清 方以智 《通雅‧饮食》: “或曰, 山肤, 石耳之类。”
     
     2.  指山产的美味食品。 参见“ 山肤水豢 ”。
     
     3.  山的表层。
       ▶ 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 “从其内穿隙透窍, 多有旁穴, 上引天光, 外逗云影, 知其东透山肤甚薄, 第穴小窦悬, 不容人迹, 漫为出入耳。”
       ▶ 清 汪洪度 《黄山领要录‧黄山》: “山肤剥尽, 而骨仅存。”
       ▶ 郭沫若 《井冈山巡礼》诗: “树下每每无寸草, 山肤只剩赤条条。”
  •     shān ㄕㄢˉ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
  •     (膚)fū ㄈㄨˉ1)肉体表面的皮:皮~。肌~。切~之痛。体无完~。2...
  • 山肤水豢    《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隋元会大飨歌》:“道高物备食多方,山肤既善水豢良。”本指山上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后泛称美味。
  • 山肋    山腰。    ▶ 唐 皮日休 《上真观》诗: “径盘在山肋, 缭缭穷云端。”
  • 山肴    shānyáo[mountain food;exotic food from mountains] 用山间猎得的鸟兽做成的菜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 山翠    翠绿的山色。    ▶ 南朝 梁 庾肩吾 《奉和春夜应令》: “水光悬荡壁, 山翠下添流。”    ▶ 唐 王维 《华子冈》诗: “云光侵履迹, 山翠拂人衣。”    ▶ 宋 欧阳修 《逸老亭》诗: “池光开小幌, 山翠入重城。”    ▶ 清 厉鹗 《永兴寺二雪堂晓起看绿萼梅》诗: “是时春空霁, 山翠争便娟。”
  • 山肴海错    犹言山珍海味。    ▶ 《金瓶梅词话》第五五回: “当下山肴海错, 不记其数。”
  • 山翁    指 晋 山简 。    ▶ 唐 王维 《汉江临泛》诗: “ 襄阳 好风日, 留醉与 山翁 。”    ▶ 宋 周邦彦 《齐天乐》词: “醉倒 山翁 , 但愁斜照敛。”    ▶ 明 冯惟敏 《二犯傍妆台‧此景亭雨酌》曲: “儿童莫笑 山翁 醉, 麴米能消 杜甫 愁。”参见“ 山公 ”。
  • 山肴野湋     山肴野湋拼音:shān yáo yě wéi 注音:ㄕㄢ ㄧㄠˊ ㄧㄜˇ ㄨㄟˊ 词语解释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见"山肴野蔌"。
  • 山羞    野味。    ▶ 南朝 宋 王僧达 《祭颜光禄文》: “ 王君 以山羞野酌, 敬祭 颜君 之灵。”
  • 山肴野蔌    shān yáo yě sù 【解释】肴:熟的鱼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示例】今日难得二位将军到此,~,且权当接风。(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三十五回)【拼音码】syys【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野味和蔬菜
  • 山羊胡子    shānyánghúzi(1)[goatee]∶男子下巴上一小撮整齐的尖形或簇状的胡须(2)[charley]∶一种短而尖的胡子
山肤是什么意思,山肤的中文解释,山膚是什麽意思山肤 meaning in Chinese,发音,例句,用法,同义词,反义词由查查汉语词典提供,版权所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