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砠水厓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石山和水滨。泛指荒僻的处所。
- 山 shān ㄕㄢˉ1)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
- 砠 jū ㄐㄩˉ1)上面有土的石山;一说为上面有石的土山。山砠水厓
- 水 shuǐ ㄕㄨㄟˇ1)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体:~稻。~滴石穿。~泄...
- 厓 yá ㄧㄚˊ1)同“崖”。2)古同“涯”,水边。3)古同“睚”,眼角。...
- 山砦 见“ 山寨 ”。
- 山砌 山路的石阶。 ▶ 唐 储光羲 《山居贻裴十二迪》诗: “落叶满山砌, 苍烟埋竹扉。”
- 山硖 山峡。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淮水》: “ 淮水 又北迳山硖中, 谓之 硖石 。” ▶ 唐 常衮 《授柏贞节夔忠等州防御使制》: “山硖雄镇, 江关要冲, 实籍兼才, 俾膺兹任。” ▶ 《金史‧忠义传二‧赵益》: “ 大元 兵入境, 益 鸠合土豪, 保聚山硖, 屡战有功。”
- 山矾水 六月 黄河 水的特称。 ▶ 《宋史‧河渠志一》: “说者以 黄河 随时涨落, 故举物候为水势之名……朔野之地, 深山穷谷, 固阴冱寒, 冰坚晚泮, 逮乎盛夏, 消释方尽。 而沃荡山石, 水带矾腥, 并流于 河 。 故六月中旬后, 谓之‘山矾水’。” ▶ 明 王志坚 《表异录‧邑里》: “六月山矾水。”
- 山磴 亦作“山嶝”。 有石阶的山路。 ▶ 宋 吕祖谦 《游赤松山记》: “复循山磴, 游于物外, 乔木倚天, 涧流清壮, 此间桃源之津所从始也。” ▶ 清 李渔 《慎鸾交‧心归》: “看看所来山嶝, 许多卖俏郎, 把风流预逞。”
- 山矾弟 ........后因以“山矾弟”为典。 ▶ 宋 刘克庄 《卜算子》词: “淡薄古梳妆, 娴雅仙标致。 欲起 涪翁 再品花, 压了山矾弟。” ▶ 涪翁 , 黄庭坚 自号。
- 山磵 山磵拼音:shān jiàn 注音:ㄕㄢ ㄐㄧㄢˋ 词语解释见“ 山涧 ”。
- 山矾 1. 花名。 常绿灌木。 春开白花, 芳香。 ▶ 宋 黄庭坚 《戏咏高节亭边山矾花诗序》: “江湖南野中有一种小白花, 木高数尺, 春开极香, 野人号为郑花。 ▶ 王荆公 尝欲求此花栽, 欲作诗而陋其名, 予请名曰山矾。 野人采郑花叶以染黄, 不借矾而成色, 故名山矾。” ▶ 宋 杨万里 《万安出郭早行》诗: “玉花小朵是山矾, 香杀行人只欲颠。” 2. 代指弟弟。 ▶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三○七: “黄梅淡冶山矾靓, 犹及双清好到家。”此以黄梅、山矾两花代指 龚氏 二子 橙 (兄) 陶 (弟)。 参见“ 山矾弟 ”。
- 山祇 山神。 ▶ 南朝 宋 颜延之 《车驾幸京口侍游曲阿后湖作》诗: “山祇跸峤路, 水若警沧流。” ▶ 唐 张说 《喜雨赋》: “复有送山祇于郁岛, 迎海若于葛川。” ▶ 宋 梅尧臣 《答永叔寄篆字》诗: “公疑鸟迹踏苍崖, 山祇爱惜将有以。”
- 山石榴 杜鹃花的别称。 花开红色。 也叫映山红。 ▶ 唐 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诗: “山石榴, 一名山踯躅, 一名杜鹃花, 杜鹃啼时花扑扑。”按, 称山石榴的植物尚有金樱子、小檗。 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小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