砠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jū ㄐㄩˉ
1)上面有土的石山;一说为上面有石的土山。
- 砠田 多石的薄田。 ▶ 清 金农 《白丈庆馀见招以豆糜为食走笔记之》诗: “二七为族极藩衍, 荚肥偏向砠田生。”
- 砟硌 岩石错落不齐的样子。
- 砡 yù ㄩˋ1)(叠石)与头齐。
- 砟子 zhǎ zi小的石块、煤块等。
- 砢 kē ㄎㄜˉ1)古同“珂”。2)〔~碜(chen)〕a.方言,肮脏;使人感到难受,如“他满口脏话,真~~。”b.方言,寒碜,使人难堪,如“你这不是存心~~人吗?”luǒ ㄌㄨㄛˇ1)〔磊~〕a.众多,如“金镒~~。”b.高大,如“万楹丛倚,~~相扶。”砢碜
- 砟 zhǎ ㄓㄚˇ1)坚硬成块的东西:煤~。炉灰~子。焦砟 煤砟子 砟子 道砟
- 砢么 亦作“砢磨”。 马虎;卤莽。 ▶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砢么》: “俗谓轻忽其事、不甚精明为砢么。” ▶ 《敦煌变文集‧燕子赋》“法令不阿磨” 蒋礼鸿 通释: “阿当作‘砢’……‘砢磨’就是卤莽, ‘磨’、‘么’同声通用, ‘阿’是‘砢’的形近之误。”
- 砞 mò ㄇㄛˋ1)碎石。
- 砢硪 高峻貌。 亦指高山。 ▶ 元 张雨 郑明德 《神光楼联句》: “披云陟砢硪, 临池漱潺湲。”
- 砝马 亦作“砝码”。 1. 在天平、磅秤上用作重量标准的物体。 ▶ 清 李渔 《奈何天‧焚券》: “这是租簿, 这是文券, 这是收兑的天平, 出入俱是一样, 并没有第二副砝马。” 2. 比喻事物的关键或标准。 ▶ 郭澄清 《大刀记》第二章: “我 马某 , 干过钱庄, 开过当铺, 在那买卖行里泡了半辈子, 总算把这发财的砝码摸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