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舆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亦作“宝舆”。
天神、天子等尊贵所乘的车。
▶ 《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 “尔时圣王椎锺鸣鼓, 乘大宝舆, 至 须达 家。”
▶ 《法苑珠林》卷十四: “夫人即升宝舆, 与诸官属及采女前后导从, 往 蓝毗尼园 。”
▶ 《宋史‧乐志十五》: “宝舆迎引归新殿, 奏享备钦崇。”
▶ 《元史‧祭祀志六》: “至十五日, 恭请伞盖于御座, 奉置宝舆, 诸仪卫队仗列于殿前, 诸色社直暨诸坛面列于 崇天门 外, 迎引出宫。”
- 宝 (寳)bǎo ㄅㄠˇ1)玉器,泛指珍贵的东西:~贝。~剑。~物。~藏(...
- 舆 (輿)yú ㄩˊ1)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马。肩~。2)古代...
- 七宝舆 即七宝车。 ▶ 《新唐书‧崔宁传》: “ 武 大悦, 装七宝舆迎入 成都 , 以夸于军。”
- 宝臧 见“ 宝藏 ”。
- 宝舶 装载珍宝的船。 古代多指从事海外贸易的船舶。 ▶ 唐 刘禹锡 《南海马大夫远示著述兼酬拙诗辄著微诚再有长句》: “连天浪静长鲸息, 映日帆多宝舶来。”
- 宝臣 可器重信赖之臣。 ▶ 汉 刘向 《说苑‧至公》: “老君在前而不逾, 少君在后而不豫, 是国之宝臣也。” ▶ 《汉书‧杜周传》: “窃见 朱博 忠信勇猛, 材略不出世, 诚国家雄俊之宝臣也。” ▶ 宋 王安石 《尚书户部郎中张瑰知制诰》: “具官某, 德厚资深, 志方行洁。 安于义命, 为世宝臣。”
- 宝船 1. 装载珍宝的船。 ▶ 《晋书‧陶璜传》: “﹝ 璜 ﹞以前所得宝船上锦物数千匹遗 扶严 贼帅 梁奇 , 奇 将万馀人助 璜 。” 2. 特指古代从事海外贸易的大船。 如: 郑和 宝船。 3. 佛教语。 比喻普渡众生越苦海达彼岸的佛法。 ▶ 《观佛三昧海经‧观四无量心品》: “见诸化佛从佛胸出入于佛脐, 游佛心间, 乘大宝船, 经往五道受罪人所。” ▶ 南朝 梁简文帝 《千佛愿文》: “涤无明于欲界, 度苍生于宝船。” ▶ 北齐 邢邵 《并州寺碑》: “望彼岸而攸往, 泛宝船而利涉。”
- 宝胜 古代妇女首饰名。 剪彩为胜, 饰以金玉, 有人胜、方胜、花胜、春胜等。 ▶ 唐 崔日用 《春和人日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诗: “金屋瑶筐开宝胜, 花笺彩笔颂春椒。” ▶ 宋 杨万里 《秀州嘉兴馆拜赐春幡胜》诗: “彩幡耐夏宜春字, 宝胜连环曲水纹。” ▶ 元 萨都剌 《汉宫早春曲》: “金环宝胜晓翠浓, 梅花飞入 寿阳宫 。”
- 宝色 1. 瑰丽珍奇的颜色。 ▶ 《观佛三昧海经‧观马王藏品》: “一一莲华有百亿宝色, 一一色中有百亿化佛。” ▶ 宋 秦观 《陪李公择观金地佛牙》诗: “灵牙宝色玉不如, 上有无数光明珠。” ▶ 《红楼梦》第九五回: “这块玉倒是的!怎么把头里的宝色都没了呢?” 2. 皇帝用的印色。 ▶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衙门职掌》: “岁用宝三万馀颗, 岁用宝色银六十馀两。”
- 宝胄 1. 指帝位。 ▶ 南朝 陈 徐陵《陈文帝哀策文》: “若水传帝, 熏风御民, 重光所集, 世载于 陈 , 赫矣 高祖 , 悠哉上旻, 蝉联宝胄, 晖焕郊禋。” ▶ 吴兆宜 注: “ 梁 沈约 曰: 爵位蝉联。” ▶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 “ 高祖 太武帝 , 虹星湛色, 开宝胄于金壶;蛟电凝阴, 发皇明于石纽。” 2. 对人后裔的美称。 ▶ 唐 玄宗 《送张说巡边》诗: “命将绥边服, 雄图出庙堂。 三台入武帐, 八座起文昌。 宝胄匡 韩 主, 华宗辅 汉 王。”
- 宝芝 旧时道教称灵芝。 灵芝, 蕈的一种, 菌盖肾脏形, 赤褐色或暗紫色, 有环纹, 并有光泽。 可入药, 有滋补作用。 ▶ 《云笈七签》卷十二: “玉童侍左, 玉女侍右, 三光宝芝, 洞映内外。”
- 宝肆 珠宝店。 ▶ 唐 李商隐 《寄彭城公启》: “宝肆回肠, 只期 和氏 ;医门投足, 永念 仓公 。” ▶ 唐 李朝威 《柳毅传》: “ 毅 因适 广陵 宝肆, 鬻其所得。 百未发一, 财已盈兆。” ▶ 《云笈七签》卷六五: “冷若蕙风之叩琼林, 焕若晨景之晔宝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