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甲利刃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见“坚甲利兵”。
- 坚 (堅)jiān ㄐㄧㄢˉ1)牢固,结实,硬:~固。~实。~如磐石。2)...
- 甲 jiǎ ㄐㄧㄚˇ1)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
- 利刃 lìrèn①锋利的刀刃。②指锋利的刀、剑:手持~。
- 坚甲利兵 jiān jiǎ lì bīng 【解释】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形容精锐的部队。【出处】《墨子·非攻下》:“于此为坚甲利兵,以往攻伐无无罪之国。”【示例】只要战争危险还存在,就必须有~,不断强化国防力量。【拼音码】jjlb【灯谜面】坦克部队【用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坚强善战的军队
- 吹毛利刃 chuī máo lì rèn 【解释】将毛、发置于刀或剑刃上,用力一吹即可削断毛发。形容刀剑极为锋利。【示例】许多武侠小说常以~和削铁如泥,来形容兵器的锋利。【拼音码】cmlr
- 坚甲厉兵 加固盔甲,磨砺武器。指作好战斗准备。
- 牢甲利兵 犹坚甲利兵。泛指精良的武器。
- 坚白 1. 语出《论语‧阳货》: “不曰坚乎, 磨而不磷;不曰白乎, 涅而不缁。” ▶ 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 “言至坚者磨之而不薄, 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谓君子虽在浊乱而不能污。 后因以“坚白”形容志节坚贞, 不可动摇。 ▶ 《三国志‧魏志‧徐邈王基等传论》: “ 王基 学行坚白。” ▶ 唐 武元衡 《秋日对酒》诗: “波澜暗超忽, 坚白亦磷缁。” ▶ 宋 司马光 《送守哲归庐山》诗: “嚣呶不可变, 坚白如琼琇。” ▶ 清 金农 《冬雪》诗: “相警保坚白, 勿使不洁扰。” 2. 战国 时名家学说的一个命题。 ▶ 《庄子‧齐物论》: “非所明而明之, 故以坚白之昧终。”详“ 坚白同异 ”。
- 坚瓠无窍 坚瓠无窍 基本解释:瓠:葫芦。坚硬的葫芦没有一点空隙,不能剖瓠盛物。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实用的东西。
- 坚白同异 指 战国 时名家 公孙龙 的“离坚白”和 惠施 的“合同异”之说。 对“坚白石”这一命题, 公孙龙 认为“坚”、“白”是脱离“石”而独立存在的实体, 从而夸大了事物之间的差别性而抹杀了其统一性; 惠施 看到事物间的差异和区别, 但以“合同异”的同一, 否定了差别的客观存在。 两者都只强调事物的一个方面, 而否定其他方面。 ▶ 《荀子‧礼论》: “礼之理诚深矣, 坚白同异之察, 入焉而溺。” ▶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 赵 亦有 公孙龙 为坚白同异之辩。”
- 坚瓠 坚硬的实心葫芦, 比喻无用之物。 语本《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齐 有居士 田仲 者, 宋 人 屈谷 见之曰: ‘ 谷 闻先生之义, 不恃仰人而食。 今 谷 有树瓠之道, 坚如石, 厚而无窍, 献之。 ’ 仲 曰: ‘夫瓠所贵者, 谓其可以盛也。 今厚而无窍, 则不可剖以盛物;而坚如石, 则不可以剖而以斟, 吾无以瓠为也。 ’曰: ‘然, 谷 将弃之。 ’今 田仲 不恃仰人而食, 亦无益人之国, 亦坚瓠之类也。” ▶ 清 褚人获 撰笔记杂谈, 名《坚瓠集》, 即自谦其书无裨实用。
- 坚白相盈 后期墨家针对 公孙龙 学派“离坚白”命题而提出的反驳命题。 ▶ 公孙龙 学派认为坚白石的坚、白两种属性是各自独立存在的, 后期墨家则指出坚白石是一个整体。 “无坚得白, 必相盈也”(《墨子‧经说下》)。 坚、白两种属性是相互渗透地结合在一起, 不能分割的。 只有当其处在不同的两种物体中, 才是彼此分离的, 所以说“坚(白)异处不相盈”(《墨子‧经说上》)。
- 坚牢 牢固。 ▶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 “物以任用为要, 以坚牢为资。” ▶ 唐 白居易 《简简吟》: “大都好物不坚牢, 彩云易散琉璃脆。” ▶ 明 冯梦龙 《挂枝儿‧告状》: “心肠易改变, 盟誓不坚牢。” ▶ 鲁迅 《书信集‧致曹靖华》: “那边寄书, 包纸和线往往不坚牢, 我收到时, 有些几乎已经全散。”
- 坚直 坚毅正直。 ▶ 《史记‧循吏列传》: “ 石奢 者, 楚昭王 相也。 坚直廉正, 无所阿避。”
- 坚牡 谓男子性成熟。 ▶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养身以全, 使男子不坚牡不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