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不窥堂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zùo bù kuī táng
【解释】端坐不斜视,专心一意。
【出处】《三国志·魏郑浑传》:“张孟卓(邈)东平长者,坐不窥堂。”
【示例】林教授成天在书房中看书,~,啥家务事也不干。
【拼音码】zbkt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坐 zuò ㄗㄨㄛˋ1)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
- 不 bù ㄅㄨˋ1)副词。2)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
- 窥 (窺)kuī ㄎㄨㄟˉ1)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探。~伺。~测。...
- 堂 táng ㄊㄤˊ1)正房,高大的房子:~屋。~客。~倌。礼~。澡~。2...
- 不窥园 见“ 三年不窥园 ”。
- 三年不窥园 《汉书‧董仲舒传》: “少治《春秋》, 孝景 时为博士。 下帷讲诵, 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 或莫见其面。 盖三年不窥园, 其精如此。” ▶ 颜师古 注: “虽有园圃, 不窥视之, 言专学也。”后以“三年不窥园”为专心苦学之典。 ▶ 元 马祖常 《壮游八十韵》: “三年不窥园, 自谓五经笥。” ▶ 苏曼殊 《焚剑记》: “生专心笃学, 三年不窥园。”
- 目不窥园 mù bù kuī yuán 【解释】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出处】《汉书·董仲书传》:“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示例】董江都~,隐居求志,天人三策,伟大光明。(清·陶曾佑《中国文学之概况》)【拼音码】mmky【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 足不窥户 同“足不出户”。
- 坐不垂堂 zuò bù chuí táng 【解释】不坐在堂边外面,怕掉到台阶下。比喻不在有危险的地方停留。【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拼音码】zbct【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英文】sit without approaching the stair way
- 坐不安席 形容非常焦急不安。
- 坐不重席 zuò bù chóng xí 【解释】坐不用双层席子。比喻生活节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拼音码】zbcx【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 坐不闚堂 亦作“坐不窥堂”。 端坐不妄视。 谓庄重守礼。 ▶ 《后汉书‧郑太传》: “ 张孟卓 东平 长者, 坐不闚堂。” ▶ 李贤 注: “言不妄视也。” ▶ 《三国志‧魏志‧郑浑传》“ 郑浑 字 文公 ” 裴松之 注引 张璠 《汉纪》: “ 张孟卓 东平 长者, 坐不窥堂。”
- 一人向隅, 满坐不乐 谓满堂之上, 一人不乐, 众皆为之不欢。 ▶ 汉 刘向 《说苑‧贵德》: “故圣人之于天下也, 譬犹一堂之上也。 今有满堂饮酒者, 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 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 《太平广记》卷二八一引 唐 薛渔思 《河东记‧独孤遐叔》: “方见一少年, 举杯瞩之曰: ‘一人向隅, 满坐不乐, 小人窃不自量, 愿闻金玉之声。 ’” 清 刘大櫆 《乞公建义仓引》: “夫一人向隅而泣, 则举坐为之不乐。 同里共井, 其视同坐也亲矣;辗转沟壑而死, 其视向隅而泣者迫矣。”后常作“一人向隅, 举座不欢。”
- 一人向隅,满坐不乐 谓满堂之上,一人不乐,众皆为之不欢。
- 家累千金, 坐不垂堂 亦作“家絫千金, 坐不垂堂”。 谓家财富有的人常自珍爱, 不自蹈险地。 ▶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盖明者远见于未萌, 而知者避危于无形, 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故鄙谚曰: ‘家絫千金, 坐不垂堂’, 此言虽小, 可以喻大。” ▶ 颜师古 注: “ 张揖 曰: ‘畏檐瓦堕中人也。 ’垂堂者, 近堂边外, 自恐坠堕耳, 非畏檐瓦也。 言富人之子则自爱深也。”絫, 一本作“ 累 ”。
-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亦作“家絫千金,坐不垂堂”。谓家财富有的人常自珍爱,不自蹈险地。
- 家絫千金, 坐不垂堂 见“ 家累千金, 坐不垂堂 ”。
- 行不更名, 坐不改姓 表示自己是个硬汉, 对别人毫无隐瞒。 ▶ 元 无名氏 《盆儿鬼》第一摺: “行不更名, 坐不改姓, 自家 盆罐赵 的便是!” ▶ 《水浒传》第十七回: “洒家行不更名, 坐不改姓, 青面兽 杨志 的便是!” ▶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 “老爷是行不更名, 坐不改姓, 有名的 赤面虎 黑风大王 的便是!”
-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表示自己是个硬汉,对别人毫无隐瞒。
- 坐中 1. 座席之中。 ▶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 项羽 既飨军士, 中酒, 亚父 谋欲杀 沛公 , 令 项庄 拔剑舞坐中, 欲击 沛公 , 项伯 常屏蔽之。” 2. 旧时京剧班社在演出进行中, 后台设有“帐桌”, 由“文武总管”坐守桌旁, 指挥全班业务, 叫做“坐中”。 目前剧团管理后台工作已不采取此种形式。
- 坐上琴心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汉司马相如宴于临邛富人卓王孙家,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相如于座上以琴声传意,文君心悦,遂夜奔相如。后以“坐上琴心”指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
- 坐主 即座主。 ▶ 唐 代进士称主考官。 ▶ 唐 孟郊 有《擢第后东归书怀献坐主吕侍郎》诗。 ▶ 宋 王巩 《甲申杂录》: “后 王宣徽 知 西京 , 引例以为言, 遂亦被赐。 ▶ 王宣徽 实 王 相 禹玉 坐主, 阴有力焉。” ▶ 清 恽敬 《前翰林院编修洪君遗事述》: “后 高宗纯皇帝 升遐, 坐主 朱文正公 圭 有书起之, 复入都供职。”
- 坐上客 1. 座席上的宾客。 ▶ 《后汉书‧孔融传》: “﹝ 孔融 ﹞及退闲职, 宾客日盈其门。 常叹曰: ‘坐上客恒满, 尊中酒不空, 吾无忧矣。 ’” 2. 指受到主人尊敬礼遇的客人。 ▶ 《三国演义》第十九回: “方 操 下楼时, 布 告 玄德 曰: ‘公为坐上客, 布 为阶下囚, 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
- 坐事 1. 因事获罪。 ▶ 《汉书‧儒林传‧梁丘贺》: “ 贺 时为都司空令, 坐事, 论免为庶人。” ▶ 《周书‧皇后传‧宣帝朱皇后》: “ 宣帝 朱皇后 名 满月 , 吴 人也。 其家坐事, 没入东宫。”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禨祥‧并蒂瓜》: “产瓜未几, 兄弟坐事并斩于市。” 2. 谓在家从事某业。 ▶ 《西京杂记》卷三: “ 傅介子 年十四, 好学书, 尝弃觚而叹曰: ‘丈夫当立功绝域, 何能坐事散儒!’”
- 坐上 座席上。 ▶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 夫 ( 灌夫 )起舞属丞相, 丞相不起, 夫 从坐上语侵之。” ▶ 宋 苏轼 《首夏官舍即事》诗: “坐上一樽虽得满, 古来四事巧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