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jūnhéng
平衡:国民经济~地发展ㄧ走钢丝的演员带着一把伞,保持身体的~。
- 均 jūn ㄐㄩㄣˉ1)平,匀,引申为调和:~衡。势~力敌。平~。2)皆,...
- 衡 héng ㄏㄥˊ1)秤杆,泛指秤:~器。~镜(借指辨别是非善恶的标准)...
- 均衡器 均衡器 基本解释:补偿、校正系统幅度或相位频率特性,以减小畸变或达预定目的的网络。分幅度均衡器和相位均衡器两种。可提高电路的传输质量。常用于电话、电报、电视、音响等设备中。
- 均茵伏 《史记‧酷吏列传》: “﹝ 周阳由 ﹞与 汲黯 俱为忮, 司马安 之文恶, 俱在二千石列, 同车未尝敢均茵伏。” ▶ 司马贞 索隐: “均, 等也。 茵, 车蓐也。 伏, 车轼也。 言二人与 由 同载一车, 尚不敢与之均茵轼也, 谓下之也。”后因以“均茵伏”喻指同列为伍。 ▶ 章炳麟 《訄书‧官统下》: “自军机处之设, 则内阁无政;自 金陵 之陷, 则提镇为仆妾。 至于郎曹观政之士, 而不肯与均茵伏。”
- 均调 均衡协调;均匀和谐。 ▶ 《庄子‧天道》: “所以均调天下, 与人和者也。” ▶ 成玄英 疏: “均平调顺也。”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等》: “每酘, 即以酒杷遍搅令均调, 然后盖瓮。” ▶ 宋 苏轼 《上张安道养生决论》: “待腹满气极, 即徐出气, 惟出入均调。”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 “‘律和声’, 言音之贵均调也。”
- 均节 犹调节。 ▶ 《周礼‧天官‧司会》: “以九式之法, 均节邦之财用。” ▶ 贾公彦 疏: “云以九式均节邦之财用者, 九式, 所以用九赋, 使均平有节, 故云均节邦之财用。” ▶ 宋 曾巩 《户部侍郎制》: “夫知农之艰难, 而有以劝助;视财之丰匮, 而有以均节。” ▶ 宋 叶适 《中奉大夫林公墓志铭》: “ 汀州 赋输无法, 吏多取自入, 为百姓患, 帅漕请均节之, 以委公。”
- 均赋 谓均平田赋。 ▶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 “择才均赋, 自古尤难。” ▶ 《宋史‧王圭传》: “曾祖 永 , 事 太宗 为右补阙。 ▶ 吴越 纳土, 受命往均赋, 至则悉除无名之算, 民皆感泣。”
- 均线 均线 基本解释:在坐标图上显示的一段时间内指数、价位等的平均值所连成的线,如五日均线、十日均线等。
- 均籴 宋 代按照人户家产、土地多少, 分等摊派徵购粮食的制度。 购价往往低于市价。 ▶ 徽宗 政和 三年(公元1113年)始行于 陕西 , 后推广至诸路。 参阅《文献通考‧市籴二》。
- 均辨 公平。 ▶ 《荀子‧富国》: “人归之如流水, 亲之欢如父母, 为之出死断亡而愉者, 无它故焉, 忠信调和均辨之至也。” ▶ 梁启雄 简释: “ 久保爱 曰: 辨, 与‘遍’通。 ▶ 《君道》有‘均遍而不偏’之语。”
- 均等 jūnděng平均;相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