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籍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guójí
①指个人具有的属于某个国家的身份。
②指飞机、船只等属于某个国家的关系:一架~不明的飞机。
- 国 (國)guó ㄍㄨㄛˊ1)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
- 籍 jí ㄐㄧˊ1)书,书册:古~。书~。经~。典~。2)登记隶属关系的簿...
- 双重国籍 shuāngchóngguójí指一个人同时具有两个国家的国籍。
- 多重国籍 duōchóng guójí[plural nationality] 指某人同时具有几个国家的国籍
- 国粟 国家储备的粮食。 ▶ 《管子‧轻重甲》: “困穷之民闻而籴之, 釜鏂无止, 远通不推, 国粟之贾, 坐长而四十倍。”
- 国筴 国筴(國筴)拼音:guó jiā 注音:ㄍㄨㄛˊ ㄐㄧㄚ 词语解释见“ 国策 ”。
- 国粹 guócuì指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
- 国策 guócè国家的基本政策。
- 国纪 1. 国家的礼制法纪。 ▶ 《国语‧晋语四》: “夫礼, 国之纪也。” ▶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 “自朝章国纪, 典彝备物, 奏议符策, 文辞表记, 素意所不蓄, 前古所未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御史温肃奏摺附片二》: “不独国纪荡然, 抑且人纪顿丧。” 2. 治理国家的人。 ▶ 《管子‧侈靡》: “择其好名, 因使长民, 好而不已, 是以为国纪。” ▶ 郭沫若 等集校: “谓以其人为国之经纪也。” 3. 指本朝的编年史。 ▶ 清 姚鼐 《明赠太常卿山东左布政使张公祠碑文》: “义果章于一家, 忠烈光于国纪。”
- 国章 1. 国法。 ▶ 《南齐书‧谢超宗传》: “﹝ 超宗 ﹞恣嚣毒于京辅之门, 扬凶悖于卿守之席。 此而不翦, 国章何寄?” 唐 沈佺期 《被弹》诗: “尔何按国章, 无罪见呵叱。” 2. 国之礼仪典章。 ▶ 《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 “振民隐, 修国章。” ▶ 吕延济 注: “国章, 国之礼仪也。” ▶ 唐 高适 《信安王幕府诗》: “国章荣印绶, 公服贵貂蝉。”
- 国纲 国家的纲纪。 ▶ 《晋书‧庾冰传》: “然后览其大当, 以总国纲。 躬俭节用, 尧 舜 岂远!”
- 国立莫斯科大学 [Moscow State University]莫斯科的国立高等学府。1755年由语言学家罗蒙诺索夫创立,是俄罗斯历史最久、规模最大和最有声望的大学。19世纪后期,该校已成为俄国科学研究和学术的最重要中心。俄国革命以后继续保持其优势,在苏联时期继续扩展。现有350多个实验室,若干研究所、几座天文台以及几座附属博物馆。其图书馆是世界最大的图书馆之一(藏书850万册)。现有注册学生约2.8万人。
- 国立美术馆 [National Gallery of Art]机构美国华盛顿的美术馆,是史密森学会的一部分。1937年梅隆把他的欧洲名画收藏品捐献给了国家,于是成立了这个国家画廊。梅隆还捐献了一笔基金用于建造这座新古典风格的建筑。画廊于1941年正式开放。1978年由贝聿铭设计的东楼建成,原有建筑就被称为西楼,两楼之间有广场和地下通道连接。画廊里收藏了从12~20世纪大量美国和欧洲的绘画、雕塑、装饰艺术以及图像艺术。尤其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包括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的荷兰以及18~19世纪法国艺术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