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徽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guóhuī
由国家正式规定的代表本国的标志。我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 国 (國)guó ㄍㄨㄛˊ1)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
- 徽 huī ㄏㄨㄟˉ1)标志,符号:国~。校~。帽~。~章。~记。~帜(z...
-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基本解释:一个国家必先种下了被伐的恶因,然后才会有别人来讨伐的结果。比喻要从自身找事变的原因。
- 国律 国家的法律。 ▶ 《韩非子‧饰邪》: “当 赵 之方明国律、从大军之时, 人众兵强, 辟地 齐 燕 ;及国律慢, 用者弱, 而国日削矣。” ▶ 宋 陈亮 《上光宗皇帝鉴成箴》: “勿私赏以格公议, 勿私刑以亏国律。” ▶ 《廿载繁华梦》第三六回: “你好撒刁!说那罪人不及妻孥的话, 难道要与本官谈论国律不成?”
- 国忌 旧指帝、后的忌日。 ▶ 《唐律‧杂律上‧国忌作乐》: “诸国忌废务日作乐者, 杖一百。” ▶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国忌休务》: “盖 唐 世国忌休务, 正与私忌义等。” ▶ 《清史稿‧礼志一》: “大祀斋期遇国忌, 悉改常服。”
- 国彝 1. 犹国爵。 ▶ 南朝 梁 沈约 《为南郡王让中军表》: “臣闻建侯茂则, 非贤罔树;分器鸿典, 惟懿寔先。 而臣挹道未弘, 践义多缺;徒升国彝, 空袭宸宠。”彝, 一本作“ 彝 ”。 2. 犹国法。 ▶ 《旧唐书‧玄宗纪上》: “第三子 平王 基 孝而克忠, 义而能勇。 比以朕居藩邸, 虔守国彝, 贵戚中人, 都无引接。”
- 国忌行香 逢帝后忌辰, 在寺观设斋焚香。 ▶ 宋 王溥 《唐会要‧忌日》: “其京城及天下州府诸寺观, 国忌行香, 一切仍旧。” ▶ 《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 “ 勋 虽不能用, 然国忌犹行香。” ▶ 胡三省 注: “ 唐 自中世以后, 每国忌日, 令天下州府悉于寺观设斋焚香。 ▶ 开成 初, 礼部侍郎 崔蠡 以其事无经, 据奏罢之, 寻而复旧。” ▶ 宋 王禹偁 《吴江县寺留题》诗: “晨斋施笋唯溪叟, 国忌行香祇县官。” ▶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 “国忌行香起于 后魏 , 及 江 左 齐 梁 间, 每然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 谓之行香。”参阅《唐会要‧忌日》。
- 国式 国家制定的法则。 ▶ 《三国志‧魏志‧傅嘏传》: “述综王度, 敷赞国式。”
- 国志 1. 指 晋 陈寿 所撰的《三国志》。 ▶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 “余以暇日, 常览《国志》, 考其君臣, 比其行事。” ▶ 吕延济 注: “《志》谓《三国志》也。” ▶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 “ 宋文帝 以《国志》载事伤于简略, 乃命中书郎 裴松之 兼采众书, 补注其阙。 由是世言《三国志》者, 以 裴 注为本焉。” 2. 泛指国史。 ▶ 康有为 《<日本杂事诗>序》: “﹝ 黄遵宪 ﹞讲其沿革、政教、学俗、以成其国志。”按, 此指 清 末 黄遵宪 所撰《日本国志》。
- 国廪 国家储粮的仓库。 ▶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 吴 民既疲于军, 困于战, 斗市无赤米之积, 国廪空虚, 其民必有移徙之心。” ▶ 《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 “国廪罕蓄, 乏九年之储;吏道多端, 微三载之绩。”
- 国忧 1. 国家的忧患;国家的危难。 ▶ 《淮南子‧人间训》: “遇之无礼, 必为国忧。” ▶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五: “闲居非吾志, 甘心赴国忧。” ▶ 唐 刘长卿 《送崔使君赴寿州》诗: “列郡专城分国忧, 彤幨皂盖古诸侯。” 2. 指国有患难。 ▶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 吴王 曰: ‘ 勾践 国忧而寡人给之以粟, 恩往义来, 其德昭昭, 亦何忧乎!’” 3. 指国丧。 ▶ 《后汉书‧窦宪传》: “ 齐殇王 子 都乡侯畅 来吊国忧。” ▶ 李贤 注: “ 章帝 崩也。”
- 国度 guódù指国家(多就国家区域而言):他们来自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