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命是从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wéi mìng shì cóng
【解释】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出处】《左传·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拼音码】wmsc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英文】be at somebody's bidding
- 唯 wéi ㄨㄟˊ1)义同“惟”①:~物论。~心论。~物史观。~心史观。~...
- 命 mìng ㄇㄧㄥˋ1)动植物的生活能力:生~。救~。逃~。拼~。~脉。...
- 是 shì ㄕˋ1)表示解释或分类:他~工人。《阿Q正传》的作者~鲁迅。2...
- 从 (從)cóng ㄘㄨㄥˊ1)依顺:顺~。盲~。~善如流。2)采取,按照...
- 唯命是听 wéi mìng shì tīng 【解释】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出处】《左传·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拼音码】wmst【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英文】always do as one is told like wax in somebody's hand
- 惟命是从 又作:惟命是听。
- 惟命是听 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谓绝对服从。
- 唯吾独尊 见“唯我独尊”。
- 唯唯 1. 恭敬的应答声。 ▶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序》: “王曰: ‘试为寡人赋之。 ’ 玉 曰: ‘唯唯。 ’” ▶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 齐王 曰: ‘虽然, 略以子之所闻见言之。 ’仆对曰: ‘唯唯。 ’” 颜师古 注: “唯唯, 恭应之辞也。” ▶ 《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 “ 老泉 纳于袖中, 唯唯而出。” ▶ 梁斌 《播火记》四七: “ 刘老万 、 刘老士 、 严老松 皆拱手唯唯称是。” 2. 引申为恭顺谨慎之义。 ▶ 《新唐书‧牛仙客传》: “为相谨身无它, 与时沈浮, 唯唯恭愿。” 3. 应而不置可否貌。 ▶ 《战国策‧秦策三》: “ 秦王 跪而请曰: ‘先生何以幸教寡人?’ 范雎 曰: ‘唯唯。 ’有间, 秦王 复请, 范雎 曰: ‘唯唯。 ’若是者三。” ▶ 宋 徐铉《稽神录‧林昌业》: “忽有一男子, 年可三十, 髭髯甚长, 来诣 林 , 林 问何人, 但微笑, 唯唯不对。” ▶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十二章: “余聆玉人词旨, 心乃奇骇, 唯唯不能作答。”参见“ 唯唯否否 ”。 4. 相随而行貌。 ▶ 《诗‧齐风‧敝笱》: “敝笱在梁, 其鱼唯唯。” ▶ 郑玄 笺: “唯唯, 行相随顺之貌。” ▶ 《南史‧文学传‧卞彬》: “蝌斗唯唯, 群浮暗水。” ▶ 唐 李咸用 《赠友弟》诗: “谁能终岁摇赬尾, 唯唯洋洋向碧涛。”
- 唯力是视 唯力是视拼音:wéi lì shì shì 注音:ㄨㄟˊ ㄌㄧˋ ㄕㄧˋ ㄕㄧˋ 成语解释唯力是视【拼音】:wéi lì shì shì【解释】:唯:助词。是:指示代词,复指前置宾语。“唯……是……”是古汉语的一种格式,有强调语意的作用。指在任务重、困难多的情况下,能否达到目的,主要就看自己的力
- 唯唯否否 wěi wěi fǒu fǒu 【解释】唯唯:回答时表示同意的应声;否否:别人说否,自己也跟着说否。形容胆小怕事,一味顺从。【出处】《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据(指梁邱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示例】请你作出明确的回答,不要~。【拼音码】wwff【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胆小怕事,一味顺从【英文】be obsequious
- 唯利是视 亦作“唯利是求”。亦作“唯利是图”。以利为着眼点。谓一心只顾谋取利益。
- 唯唯听命 唯唯听命 基本解释: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形容绝对服从。
- 唯利是求 见“唯利是视”。
- 唯利是图 wéi lì shì tú 【解释】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干。【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拼音码】wlst【灯谜面】选刀;十年磨一剑;高价出售名画【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英文】draw water to one's mill 【故事】春秋时期,秦桓公经常不讲信义,他与晋厉公在令狐签订盟约,回国后就背信弃义,怂恿狄、楚去进攻晋国,他对楚王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晋厉公非常气愤,派大臣吕相去与秦国绝交,两国断交后不久就发生了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