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簋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簋为古代祭祀宴享时盛黍稷或食品用的圆口圈足器皿。
▶ 周 制, 天子八簋。
▶ 《诗‧小雅‧伐木》: “于粲洒埽, 陈馈八簋。”
▶ 毛 传: “圆曰簋, 天子八簋。”
▶ 《礼记‧明堂位》: “ 有虞氏 之两敦, 夏后氏 之四琏, 殷 之六瑚, 周 之八簋。”
▶ 宋 苏轼 《石芝诗》: “跪陈八簋加六瑚, 化人视之真块苏。”
- 八 bā ㄅㄚˉ1)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
- 簋 guǐ ㄍㄨㄟˇ1)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簠簋不饬 簠簋之风 簠...
- 八米 1. 指从谷得米达到八成。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谷》: “锄得十遍, 便得‘八米’也。” ▶ 缪启愉 校释: “八米, 指出米率达到八成。” ▶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 “八米, 关 中语, 岁以六米、七米、八米, 分上中下, 言在谷取八米, 取数之多也。” 2. 称 隋 卢思道 。 见“ 八米卢郎 ”。
- 八答麻鞋 见“ 八搭麻鞋 ”。
- 八米卢郎 1. 谓 隋 卢思道 。 ▶ 《北史‧卢思道传》: “ 文宣帝 崩, 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 择其善者而用之……唯 思道 独得八篇。 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亦省称“ 八米 ”。 2. 比喻才高。 ▶ 五代 王锴 《赠禅月大师》诗: “神通力遍 恒 沙外, 诗句名高八米前。”或谓“八米卢郎”系“八采卢郎”之误。
- 八等 1. 八类。 ▶ 《吕氏春秋‧有始》: “风有八等, 水有八川。” 2. 八个等级。 ▶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制度》: “绶八等: 黄赤绶, 乘舆, 四采;赤绶, 诸侯王, 四采;绿绶, 相国;紫绶, 公侯将军, 三采;青绶, 卿中二千石、二千石, 三采;黑绶, 千石、六百石, 三采;黄绶, 四百石、三百石、二百石, 二采;青绀纶, 百石, 一采。”
- 八米诗 称誉别人的诗多而好。 ▶ 唐 张祜 《寄卢载》诗: “少见双鱼信, 多闻八米诗。”参见“ 八米卢郎 ”。
- 八竿子打不着 bāgān zidǎbùzháo形容二者之间关系疏远或毫无关联。‘竿’也作杆。
- 八粗 见“ 八秩 ”。
- 八窗玲珑 ①唐卢纶《赋得彭祖楼送杨德宗归徐州幕》诗:“四户八窗明,玲珑逼上清。”后称四壁窗户轩敞,室内通彻明亮为“八窗玲珑”。亦作“八窗玲珑”。②比喻通达明澈的修养境界。
- 八素 1. 道教书名。 ▶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九五: “新授金书八素章, 玉皇教妾主扶桑。” ▶ 《云笈七签》卷九: “《八素真经》乃玄清玉皇之道, 又有地仙《八素经论》。” 2. 道家称其至高的境界。 ▶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记》卷二: “八素不为迥, 九垓何足巍?” 清 钮琇 《觚剩‧景龙观钟铭》: “朕翘情八素, 缔想九玄。” 3. 道家对喉咙之称。 ▶ 《黄庭内景经‧隐藏》: “太上隐环八素琼。” ▶ 务成子 注: “谓绛宫重楼十二环, 即喉咙也。 中有八素之琼液也。” 4. 古书名。 ▶ 晋 陆云 《与陆典书书》: “潜居以娱其志, 静处以育其神, 游步《八素》之林, 逍遥德化之圃。”参见“ 八索 ”。
- 八窍 眼、耳、鼻、口为七窍, 生殖孔、排泄孔合为一窍, 共为八窍。 ▶ 《孔子家语‧执辔》: “齕吞者八窍而卵生。” ▶ 王肃 注: “八窍, 鸟属。” ▶ 唐 韩愈 《毛颖传》: “缺口而长须, 八窍而趺居。” ▶ 《埤雅‧释兽》: “盖咀嚼者九窍而胎生, 独兔雌雄八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