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为古代祭祀宴享时盛黍稷或食品用的圆口圈足器皿。 ▶ 周 制, 天子八簋。 ▶ 《诗‧小雅‧伐木》: “于粲洒埽, 陈馈八簋。” ▶ 毛 传: “圆曰簋, 天子八簋。” ▶ 《礼记‧明堂位》: “ 有虞氏 之两敦, 夏后氏 之四琏, 殷 之六瑚, 周 之八簋。” ▶ 宋 苏轼 《石芝诗》: “跪陈八簋加六瑚, 化人视之真块苏。” 八: bā ㄅㄚˉ1)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簋: guǐ ㄍㄨㄟˇ1)古代盛食物器具,圆口,双耳。簠簋不饬 簠簋之风 簠...八米: 1. 指从谷得米达到八成。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谷》: “锄得十遍, 便得‘八米’也。” ▶ 缪启愉 校释: “八米, 指出米率达到八成。” ▶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 “八米, 关 中语, 岁以六米、七米、八米, 分上中下, 言在谷取八米, 取数之多也。” 2. 称 隋 卢思道 。 见“ 八米卢郎 ”。 八答麻鞋: 见“ 八搭麻鞋 ”。 八米卢郎: 1. 谓 隋 卢思道 。 ▶ 《北史‧卢思道传》: “ 文宣帝 崩, 当朝文士各作挽歌十首, 择其善者而用之……唯 思道 独得八篇。 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亦省称“ 八米 ”。 2. 比喻才高。 ▶ 五代 王锴 《赠禅月大师》诗: “神通力遍 恒 沙外, 诗句名高八米前。”或谓“八米卢郎”系“八采卢郎”之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