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落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1. 跌倒坠落。
▶ 《初刻拍案惊奇》卷四: “捉举子到内侍省勘问, 驱入小门, 吏自后一推, 倒落深坑数丈。”
2. 指扑倒, 跌倒。
▶ 萧红 《生死场》十三: “她好像要倒落一般: 全身受着什么压迫, 要把肉体解散了一般。”
3. 破落。
▶ 胡适 《考证红楼梦的新材料》一: “其时 曹俯 刚卸任织造, 曹 家已衰败了, 但还不曾完全倒落。”
- 倒 dǎo ㄉㄠˇ1)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墙~了。~塌。~台。打~。卧...
- 落 luò ㄌㄨㄛˋ1)掉下来,往下降:降~。~下。零~(a.叶子脱落,如...
- 倒著 将衣、帽等倒过来穿戴。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 山季伦 ( 山简 )为 荆州 , 时出酣畅, 人为之歌曰: ‘ 山公 时一醉, 径造 高阳池 。 日莫倒载归, 茗艼无所知。 复能乘骏马, 倒箸白接篱。 ’”按《晋书‧山简传》引此歌作“倒著”。 ▶ 元 仇远 《陪戴祖禹泛湖分韵得天字》: “当歌对酒堪肠断, 倒著乌巾且醉眠。”
- 倒茬 dǎochá轮作。
- 倒薤 一种篆书书体名。 ▶ 《南史‧周顒传》: “ 文惠太子 使 顒 书 玄圃 茅斋壁。 国子祭酒 何胤 以倒薤书求就 顒 换之。” ▶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文字》: “ 南齐 萧子良 撰古文之书五十二种, 鹄头、蚊脚、悬针、垂露、龙爪、仙人、芝英、倒薤、蛇书、虫书、偃波、飞白之属, 皆状其体势而为之名, 虽义涉浮浅, 亦书家之前流也。” ▶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一: “有倒薤者, 世传 务光 辞 汤 之禅, 居清泠之陂, 植薤而食, 清风时至, 见叶交偃, 像为此书以写道经。” ▶ 清 赵翼 《题百体寿字》诗: “错刀悬针器什样, 转蓬倒薤草木姿。”
- 倒茄 倒植荷梗。 ▶ 《文选‧张衡<西京赋>》: “蒂倒茄于藻井, 披红葩之狎猎。” ▶ 薛综 注: “茄, 藕茎也。 以其茎倒殖于藻井, 其华下向反披, 狎猎重接貌。”
- 倒蛋 dǎodàn[be mischievous;create disturbance] 同“捣蛋”回去告诉了领事,或者进京告诉了公使,将来仍旧要找我们倒蛋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 倒苦水 dào kǔshuǐ[pour out one's grievances] 向别人诉说自己的苦楚
- 倒行 1. 走回头路。 ▶ 明 刘基 《书为善堂卷后》: “是故欲求道者必先定其所向, 如将适 燕 , 先举辕而指北, 然后访而取途, 则无倒行之悔矣。” 2. 做事违反常规或违背情理。 ▶ 清 余增远 《雪夜吕半隐太常谈蜀中遗事》诗: “从来朋党能赐祸, 可恨群儒多倒行。”
- 倒舞伎 表演倒立杂技的艺人。 ▶ 《旧唐书‧音乐志二》: “ 苻坚 尝得西域倒舞伎。 ▶ 睿宗 时, 婆罗门 献乐, 舞人倒行, 而以足舞于极銛刀锋, 倒植于地, 低目就刃, 以历脸中;又植于背下, 吹筚篥者立其腹上, 终曲而亦无伤;又伏伸其手, 两人蹑之, 旋身绕手, 百转无已。”
- 倒腾 dǎo teng①翻腾;移动:把粪~到地里去。②掉换;调配:人手少,事情多,~不开。③买进卖出;贩卖:~牲口ㄧ~小买卖。‖也作捣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