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丈人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青城山 的别名。 山在今 四川 灌县 西南。
▶ 《太平御览》卷四四引《玉匮经》: “﹝ 青城山 ﹞ 黄帝 封为 五岳丈人 。”
- 五岳 Wǔ Yuè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我国...
- 丈人 zhàngrén古时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丈人zhàng ren岳父。
- 岳丈 yuèzhàng岳父。
- 五岳 Wǔ Yuè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我国历史上的五大名山。
- 五岳图 即五岳真形图。 ▶ 《续谈助》卷四引《汉孝武内传》: “﹝ 汉武帝 ﹞先承 王母 言, 以五岳图授 董仲君 ;又承 上元夫人 言, 以五帝六甲灵飞十二事授 李少君 。”
- 丈人山 见“ 丈人峰 ”。
- 丈人峰 1. 亦作“ 丈人山 ”。 山峰名。 在 四川省 青城山 。 ▶ 唐 杜甫 有《丈人山》诗, 仇兆鳌 题解引《寰宇记》: “山在 青城县 西北三十二里。” ▶ 宋 范成大 《玉华楼夜醮》诗: “ 丈人峰 前山四周, 中有五城十二楼。” 2. 山峰名。 在 山东省 泰山 。 ▶ 清 《泰山道里记》: “﹝ 泰山 ﹞绝巅西里许为 丈人峰 , 妆如老人偃偻。”
- 丈人行 犹言父辈;长辈。 ▶ 《史记‧匈奴列传》: “单于初立, 恐 汉 袭之, 乃自谓: ‘我儿子, 安敢望 汉 天子。 ▶ 汉 天子, 我丈人行也。 ’” 唐 崔峒 《送薛仲方归扬州》诗: “惭为丈人行, 怯见后生才。” ▶ 清 刘大魁 《祭左茧斋文》: “余与君世为姻戚, 君丈人行, 而折其行辈, 而与余相颉亢。”亦省作“ 丈行 ”。 ▶ 清 黄景仁 《访吴竹桥》诗: “我师 青门邵 , 于君属姻娅;丈行弟畜我, 爱我百从借。”
- 丈人观 宫观名。 在 四川 灌县 。 ▶ 《青城山记》: “昔 宁封 先生栖于此岩之上, 黄帝 筑坛, 拜为五岳丈人。 ▶ 晋 置观焉。” ▶ 宋 陆游 有《丈人观》、《题丈人观道院壁》、《自上清延庆归过丈人观少留》等诗。 ▶ 明 曹学佺 《蜀中名胜记‧灌县》: “《续博物志》: ‘ 青城县 岁春秋以蔬馔享 丈人山 , 令躬行礼。 ’盖 蜀 之望山也。 有 丈人观 在 青城 北二十里。”
- 农丈人 星名。 ▶ 《晋书‧天文志上》: “农丈人一星, 在南斗西南, 老农主穑也。” ▶ 宋 王应麟 《玉海‧祥瑞‧天瑞》: “ 祥符 四年正月戊寅, 夜, 老人星见。 己丑, 司天言农丈人星见, 主岁丰。” ▶ 明 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一: “农丈人一星, 在斗西南, 老农主稼穑也。 其占与糠略同。 与箕宿边杵星相近。 盖人事作乎下, 天象应乎上, 农星其殆始于此也。”
- 叔丈人 妻子的叔父。 ▶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以红带寄王宣羲》 宋 任渊 题注: “ 王淮奇 字 庆源 …… 东坡 叔丈人也。”亦省作“ 叔丈 ”。 ▶ 宋 苏轼 《与王庆源书》之一: “想叔丈与丈人及诸侄, 岁时相遇, 乐不可名。”
- 姨丈人 母亲的姐妹夫。 ▶ 《北史‧袁聿修传》: “﹝ 聿修 ﹞性深沉, 有鉴识, 清靖寡欲, 与物无竞。 姨丈人尚书 崔休 深所知赏。” ▶ 明 王志坚 《表异录‧亲戚》: “ 袁聿修 为姨丈人 崔休 所知赏, 盖今之姨夫也。”
- 家丈人 一家的主人, 犹言家长。 ▶ 《史记‧刺客列传》: “ 高渐离 变名姓为人庸保, 匿作于 宋子 。 久之, 作苦, 闻其家堂上客击筑, 傍偟不能去。 每出言曰: ‘彼有善有不善。 ’从者以告其主, 曰: ‘彼庸乃知音, 窃言是非。 ’家丈人召使前击筑, 一坐称善, 赐酒。” ▶ 司马贞 索隐: “ 刘氏 云: ‘谓主人翁也。 ’”
- 石丈人 1. 指园林中之峭壁。 ▶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山石》: “峭壁之设, 诚不可已。 但壁后忌作平原, 令人一览而尽;须有一物焉蔽之……非亭即屋, 或面壁而居, 或负墙而立, 但使目与檐齐, 不见石丈人之脱巾露顶, 则尽致矣。” 2. 指砚。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四: “ 周月东 游 海潮菴 , 得 谢文节公 小方砚……临死, 乃赠 查恂叔 。 一时题者如云。 ▶ 钱辛楣 云: ‘眼中只有石丈人, 江 南更无厮养卒。 ’”
- 老丈人 岳父。 ▶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五: “你空有心胸, 空有力量, 得去当人家的奴隶: 作自己老婆的玩物, 作老丈人的奴仆。” ▶ 李劼人 《大波》第四部第一章: “跟你道喜呀, 老丈人找上门来了!”
- 表丈人 表伯叔。 ▶ 《太平广记》卷一四八引《逸史‧崔圆》: “ 崔相国 圆 , 少贫贱落拓, 家于 江 淮 间。 表丈人 李彦允 为刑部尚书, 崔公 自南方至京, 候谒, 将求小职。” ▶ 清 梁章钜 《称谓录‧祖之姊妹》: “《太平广记》述 崔圆 事, 云表伯父曰表丈人。”
- 野丈人 药草白头翁的别名。 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十二‧白头翁》。
- 三山五岳 sān shān wǔ yuè 【解释】五岳: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泛指名山或各地【出处】清·曹寅《舟中望惠山举酒调培山》:“三山五岳渺何许?云烟汗漫空竛竮。”【示例】茅盾《我们这文坛》:“~的好汉们各引着同宗同派,摆开了阵势,拚一个你死我活。”【拼音码】sswy【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范围大
- 五岳真形图 道教符籙。 据称为太上道君所传, 有免灾致福之效。 今 河南 登封县 嵩山 中岳庙 内存有此图的碑刻。 ▶ 《太平广记》卷三引《汉武帝内传》: “﹝ 武帝 ﹞问: ‘此书是仙灵之方耶?不审其目, 可得瞻盼否?’ 王母 出以示之曰: ‘此五岳真形图也……诸仙佩之, 皆如传章;道士执之, 经行山川, 百神群灵, 尊奉亲迎。 ’” 晋 葛洪 《抱朴子‧遐览》: “道书之重者, 莫过于三皇文, 五岳真形图也。 古人仙官至人尊秘此道, 非有仙名者不可授也。”
- 四山五岳 泛指四面八方各个地区。
- 九原丈人 海神。 ▶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九: “ 云间 沈大成 , 字 学子 , 皓首穷经, 多闻博学, 尝见古庙有 九原丈人 之碑, 不知所出。 后阅《十洲记》, 始知乃海神, 司水者也。 因作《九原丈人考》一篇。”
- 儒林丈人 对博学儒士的尊称。 ▶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纪》“于是复命讲《礼记》” 裴松之 注引 晋 傅畅 《晋诸公赞》: “帝常与中护军 司马望 、侍中 王沈 、散骑常侍 裴秀 、黄门侍郎 锺会 等讲宴于东堂, 并属文论。 名 秀 为儒林丈人, 沈 为文籍先生。” ▶ 清 龚自珍 《汉朝儒生行》: “ 兰台 能书 汉 朝事, 不能尽书 汉 朝千百心。 儒林丈人识此吟。”
- 河上丈人 古高士名。 ▶ 《史记‧乐毅列传论》: “ 乐臣公 学 黄帝 、 老子 , 其本师号曰 河上丈人 , 不知其所出。 ▶ 河上丈人 教 安期生 , 安期生 教 毛翕公 , 毛翕公 教 乐瑕公 , 乐瑕公 教 乐臣公 , 乐臣公 教 盖公 。 ▶ 盖公 教于 齐 高密 、 胶西 , 为 曹相国 师。”按, 晋 葛洪 《神仙传》中的 河上公 或即由此附会而来。
- 灵威丈人 传说中仙人名。 通称 龙威丈人 。 相传 吴王 阖闾 游 禹山 , 遇 灵威丈人 入 洞庭 取 禹 藏书卷。 见《河图纬》。 ▶ 明 袁宏道 《玉京洞》诗: “海可通, 江可涉, 灵威丈人 难再得。” ▶ 钱伯城 笺校: “ 吴郡 本、 小修 本此句作‘ 灵威 逝矣仙衢灭’。”参见“ 灵威 ”。
- 赤弁丈人 见“ 赤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