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管弦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手机版
- sī zhú guǎn xián
【解释】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示例】~韵悠扬,歌喉宛转何清越。(李木庵《秧歌舞吟》诗)?
【拼音码】szgx
- 丝竹 sīzhú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 管弦 亦作“管弦”。 亦作“管弦”。 亦作“管弦”。 &nbs...
- 竹管 1. 指部分竹的茎杆。 也称竹筒。 因其中空, 成管筒状, 故称。 通节可用以引水, 截断可制盛器等。 ▶ 《后汉书‧方术传下‧甘始》“ 君达 号‘青牛师’” 李贤 注引《汉武帝内传》: “﹝ 封君达 ﹞闻有病死者, 识与不识, 便以要闲竹管中药与服, 或下针, 应手皆愈。” ▶ 晋 葛洪 《抱朴子‧登涉》: “又南人入山, 皆以竹管盛活蜈蚣。” 2. 指箫笛一类的竹制管乐器。 ▶ 《书序》“王又升 孔子 堂, 闻金石丝竹之音, 乃不坏宅” 唐 孔颖达 疏: “又升 孔子 庙堂, 闻金锺、石磬、丝琴、竹管之音, 以惧其神异乃止, 不复敢坏宅也。” ▶ 沈从文 《边城》一: “爷爷到溪中央于是便很快的唱起来, 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 振荡在空气里。” 3. 指笔。 ▶ 清 姚鼐 《题刘云房少宰<涤砚图>》诗: “松烟竹管行抛弃, 蕉白红丝尘自封。” 4. 竹子。 ▶ 北周 王褒 《山池落照》诗: “竹管掩金扉, 池光晦晚晖。”
- 管弦 亦作“管弦”。 亦作“管弦”。 亦作“管弦”。 1. 管乐器与弦乐器。 亦泛指乐器。 ▶ 《淮南子‧原道训》: “夫建锺鼓, 列管弦。” ▶ 《汉书‧礼乐志》: “为其俎豆管弦之间小不备, 因是绝而不为, 是去小不备而就大不备, 或莫甚焉。” ▶ 晋 张华 《情诗》之一: “终晨抚管弦, 日夕不成音。” ▶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 “三千珠履盈阶陛, 十二金钗列管弦。” ▶ 清 孙枝蔚 《村居杂感》诗之五: “长物吾家少, 樽罍伴管弦。” 2. 指管弦乐。 ▶ 《汉书‧礼乐志》: “和亲之说难形, 则发之于诗歌咏言, 钟石管弦。” ▶ 唐 崔湜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 “庭际花飞锦绣合, 枝间鸟啭管弦同。” ▶ 元 陈孚 《真定怀古》诗: “千里桑麻绿荫城, 万家灯火管弦清。” ▶ 宋 欧阳修 《采桑子》词: “返照波间, 水阔风高扬管弦。” ▶ 郭小川 《厦门风姿》诗之四: “听, 南海 的涛声如号角, 鹭江 的潮音如管弦。”
- 竹管子 指毛笔。 ▶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一: “君子为小人所胜所抑者, 不过禄位耳。 惟有三四寸竹管子向口角头褒善贬恶, 使善人贵, 恶人贱, 善人生, 恶人死, 须是由我始得, 不可更有所畏怯, 而噤默受不快活也。”
- 管弦乐 guǎnxiányuè用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配合演奏的音乐。
- 丝竹会 有丝竹弹奏以助兴的聚会。 ▶ 《梁书‧武帝纪下》: “﹝ 中大通 二年﹞秋八月庚戌, 舆驾幸 德阳堂 , 设丝竹会, 祖送 魏主 元悦 。” ▶ 《南史‧陈南康王方泰传》: “上( 宣帝 )登 玄武门 观, 宴群臣以观之。 因幸乐游苑, 设丝竹会。”
- 钓丝竹 竹子的一种。 疏节, 枝梢细长, 叶繁。 ▶ 《说郛》卷六六引 元 刘美之 《续竹谱》: “ 蜀 土有竹状如垂钓, 俗名钓丝竹也。”
- 丝竹中年 《晋书·王羲之传》:“谢安尝谓羲之曰:‘中年以来,伤於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羲之曰:‘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顷正赖丝竹陶写。’”后因谓中年人以丝竹陶情排遣哀伤为“丝竹中年”。
- 丝竹陶写 丝竹陶写 基本解释: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 丝竹筦弦 见“丝竹管弦”。
- 丝笼 1. 古代上元节特制的一种食品。 ▶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 “ 唐 岁时节物: 元日, 有屠苏酒、五辛盘、咬牙饧;人日, 则有煎饼;上元, 则有丝笼。” 2. 指鸟笼。 ▶ 《广西壮族文学‧新的戏剧‧刘三姐》: “﹝ 莫海仁 ﹞便计谋使 刘三姐 像‘鸟儿进丝笼一样有翼也难飞’, 于是请媒婆说亲, 要娶 三姐 为妾。”
- 丝管 弦乐器与管乐器。 泛指乐器。 亦借指音乐。 ▶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高阳王寺》: “入则歌姬舞女, 击竹吹笙, 丝管迭奏, 连宵尽日。” ▶ 唐 杜甫 《赠花卿》诗: “ 锦城 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 金 王若虚 《恒山堂记》: “每府僚宴集其上, 绮罗照野, 丝管沸天, 游人指点咨嗟, 邈在仙境。” ▶ 清 冯班 《钝吟杂录‧正俗》: “古人之诗皆乐也, 文人或不闲音律, 所作篇什, 不协于丝管。”
- 丝篁 弦管乐器。 借指音乐。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诗官采言, 乐胥被律, 志感丝篁, 气变金石。” ▶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中秋》: “中秋夜, 贵家结饰台榭, 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丝篁鼎沸, 近内庭居民, 夜深遥闻笙竽之声, 宛若云外。” ▶ 金一 《文学上之美术观》: “翳彼乐府, 风诗之遗, 军歌激扬, 庙乐典重, 写哀凄厉, 言情芬芳, 足使丝篁协奏, 宫徵相和。”
- 丝簧 1. 弦管乐器。 ▶ 《文选‧马融<长笛赋>》: “漂凌丝簧, 覆冒鼓锺。” ▶ 吕向 注: “丝, 琴瑟也;簧, 笙也。” ▶ 唐 韦元甫 《木兰歌》: “ 木兰 能承父母颜, 却卸巾鞲理丝簧。”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边材》: “每出游猎, 骏骑连翩, 妖童执丝簧, 少妇控弓弩, 服饰诡丽, 照耀数里。” ▶ 清 陈维崧 《扬州慢‧送蘧庵先生之广陵》词: “每年到清明赛社, 倾城士女愁弄丝簧。” 2. 引申为音乐。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总术》: “视之则锦绘, 听之则丝簧。” ▶ 唐 崔道融 《羯鼓》诗: “ 华清宫 里打撩声, 供奉丝簧束手听。”
- 丝窠 1. 蜘蛛网。 ▶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 “蹄道补复破, 丝窠扫还成。” ▶ 宋 王安石 《送石赓归宁》诗: “又欲及岁晚, 空堂扫丝窠。” ▶ 宋 黄庭坚 《戏呈孔毅父》诗: “文章功用不经世, 何异丝窠缀露珠。” 2. 缫丝的一种工具。 ▶ 清 卫杰 《蚕桑萃编‧蒸茧》: “俟茧锅内提出丝头, 一手执清丝, 一手用漏瓢舀茧, 送入水盆, 以清丝穿入牌坊上之丝眼, 仍将锅内已煮之茧时时舀送盆内, 以便陆续搭入丝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