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是什么意思
发音:
意思解释
手机版
- yī yuán fù shǐ
【解释】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出处】《公羊传·隐公元年》:“元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
【拼音码】yyfs
【用法】主谓式;作分句;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 一元 1. 事物的开始。  ...
- 复始 回复到初始。 重新开始。 ▶ 《史记‧封禅书...
- 复始 回复到初始。 重新开始。 ▶ 《史记‧封禅书》: “天增授皇帝太元神策, 周而复始。” ▶ 《汉书‧律历志上》: “周旋无端, 终而复始, 无穷已也。” ▶ 《淮南子‧天文训》: “凡二十纪, 一千五百二十岁大终, 日月星辰复始。”
- 一元 1. 事物的开始。 ▶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玉英》: “谓一元者, 大始也。” ▶ 《汉书‧董仲舒传》: “《春秋》谓一元之意, 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 元者辞之所谓大也。 谓一为元者, 视大始而欲正本也。” 2. 汉 《三统历》法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年为一元。 ▶ 《汉书‧律历志上》: “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 与一元终。 经岁四千五百六十, 灾岁五十七。” 3. 宋 邵雍 把世界从开始到消灭的一个周期叫做一元。 一元有十二会, 一会有三十运, 一运有十二世, 一世有三十年, 故一元共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见所著《皇极经世‧观物篇一》。 ▶ 《朱子语类》卷二四: “到得一元尽时, 天地又是一番开辟。” ▶ 《西游记》第一回: “盖闻天地之数, 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 4. 一个中心或本原。 参见“ 一元化 ”、“ 一元论 ”。 5. 指天下。 ▶ 《晋书‧赫连勃勃载记》: “夷一元之穷灾, 拯六合之沈溺。” 6. 一头。 参见“ 一元大武 ”。 7. 清 代称元宝一枚为一元。 ▶ 清 袁枚 《答孙补山相公书》: “捧到国宝一元, 照人若雪。” 8. 清 末以来的货币单位, 银圆一枚为一元, 一元等于十角或一百分。 元, 本作“圆”。
- 一元化 yīyuánhuà①由多样向单一发展;由分散向统一发展。②指集中统一:~领导。
- 一元论 yīyuánlùn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学说。认为物质是世界本原的是唯物主义的一元论。认为精神是世界本原的唯心主义的一元论。
- 周而复始 zhōu ér fù shǐ 【解释】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出处】《汉书·礼乐志》:“精健日月,星辰度理,阴阳五行,周而复始。”【示例】季节的春夏秋冬,植物的生长荣枯,~,年年如此。【拼音码】zefs【灯谜面】地球绕着太阳转循环;星期一【用法】紧缩式;作谓语;指循环往复【英文】go round and round
- 终而复始 不断地循环往复。
- 一元大武 古代祭祀用牛的别称。 ▶ 《礼记‧曲礼下》: “凡祭宗庙之礼, 牛曰一元大武。” ▶ 郑玄 注: “元, 头也;武, 迹也。” ▶ 孔颖达 疏: “牛若肥则脚大, 脚大则迹痕大, 故云一元大武也。” ▶ 汉 蔡邕 《宗庙祝嘏辞》: “吉日齐宿, 敢用洁牲: 一元大武, 柔毛、刚鬣。” ▶ 《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 “使兼太尉 高柔 奉策, 用一元大武告于宗庙。”
- 一元方程 yīyuán fāngchéng[equation with one unknown quantity] 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例如 3x+5=7
- 一元木公 隐语。 指瓦松。 ▶ 宋 陶谷 《清异录‧草》: “瓦松秽屋, 为不材之草。 有门坐离合为四字, 曰‘一元木公’。 实不称名瓦松。 盖白日登天, 可以下视百草矣。”
- 八十一元士 周 代官制, 天子有八十一元士。 元士即上士, 位在大夫之下。 ▶ 《礼记‧昏仪》: “天子立六官, 三公, 九卿, 二十七大夫, 八十一元士, 以听天下之外治。” ▶ 《淮南子‧泰族训》: “举天下之高, 以为三公。 一国之高, 以为九卿。 一县之高, 以为二十七大夫。 一乡之高, 以为八十一元士。”
- 得一元宝 即得壹元宝。 ▶ 《新唐书‧食货志四》: “ 史思明 据 东都 , 亦铸‘得一元宝’钱, 径一寸四分, 以一当‘开元通宝’之百。” ▶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补遗: “ 后唐 同光 三年 洛京 积善坊 得古文钱曰‘得一元宝’、‘顺天元宝’, 史不载何代铸此钱。 近见朝士 王仪 家有 钱氏 《钱谱》云: ‘ 史思明 再陷 洛阳 , 铸得一钱, 贼党以谓得一非佳号, 乃改顺天。 ’盖 史思明 所铸钱也。”参见“ 得壹元宝 ”。
-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 基本解释: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二次整式方程。其一般形式为ax2+bx+c=0(a≠0)。可用下述公式求得其两个根:x=[sx(]-b±b2-4ac[kf)]2a[sx)],其中b2-4ac称为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 一儹劲 一儹劲(一儹勁)拼音:yī zǎn jìn 注音:ㄧ ㄗㄢˇ ㄐㄧㄣˋ 词语解释方言。谓使劲,用力。《儿女英雄传》第六回:“他单臂一儹劲,用刀排开了那棍。”
- 一光 1. 犹言寸阴。 ▶ 南朝 梁 江淹 《丹砂可学赋》: “懅生死于半气, 惜百年于一光。” 2. 谓一举而发扬光大。 ▶ 《陆象山语录》卷上: “ 夫子 之道, 至 孟子 而一光。”
- 一傮情二傮例 谚语。 谓一次行赐, 人以为赏, 再则视为常例。 即功赏宜严不宜滥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