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入的近义词
相关词汇
- 谷: 1)(③④穀)gǔ ㄍㄨˇ2)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山~...
- 入: rù ㄖㄨˋ1)进,由外到内:进~。~梦。2)适合,恰好合适:~选。~...
- 谷公: 鸟名。 布谷的别名。 ▶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禽鸟‧鸠》: “《本草别录》: ‘布谷亦曰谷公, 北人名拨谷。 ’”
- 谷伯: 谓健饭者。 嘲称食量大的人。 ▶ 《晋书‧羊聃传》: “先是 兖州 有八伯之号, 其后更有四伯。 大鸿胪 陈留江泉 以能食为谷伯。”
- 谷变: 陵谷变迁。 比喻巨大的变化。 语本《诗‧小雅‧十月》: “高岸为谷, 深谷为陵。” ▶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 “东国馀基, 俛临风雨, 陵迁谷变, 共榛灌而丘墟。” ▶ 王闓运 《罗季子诔》: “敬佩金音, 长悲谷变。”
- 谷仙: 古方士谓种谷求金之术。
- 谷口: 1. 山谷的出入口。 ▶ 《六韬‧分险》: “衢道谷口, 以武冲绝之。” ▶ 唐 王维 《归辋川作》诗: “谷口疏钟动, 渔樵稍欲稀。” ▶ 清 黄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诗: “此间看山复看枫, 谷口敞与平原同。” 2. 古地名。 又名 瓠口 。 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 ▶ 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 , 东汉 废。 因位于 九嵕山 东、 仲山 西, 当 泾水 出山之处, 故谓之 谷口 。 古时相传为 黄帝 升仙的地方。 也称 寒门 。 ▶ 《汉书‧郊祀志上》: “其后 黄帝 接万灵 明庭 。 ▶ 明庭 者, 甘泉 也。 所谓 寒门 者, 谷口 也。” ▶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 黄帝 升仙之处也。”又注: “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凉, 故谓此谷为 寒门 也。” 3. 古地名。 在今 陕西 淳化 西北。 ▶ 秦 时于此置 云阳县 。 ▶ 《战国策‧秦策三》: “ 范雎 曰: ‘大王之国, 北有 甘泉 、 谷口 。 ’” 鲍彪 注: “在 云阳 。” ▶ 西汉 末年, 高士 郑朴 (字 子真 )曾隐居于此。 ▶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 谷口 郑子真 , 不屈其志, 而耕乎岩石之下, 名震于京师。” ▶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 “ 谷口 郑子真 , 躬耕在岩石。” ▶ 王琦 注引《雍录》: “ 谷口 在 云阳县 西四十里, 郑子真 隐于此。”后借指隐者所居之处。 ▶ 元 杨奂 《得邳大用书复寄》诗: “ 谷口 知何似, 他年愿卜邻。” ▶ 清 钱谦益 《高邮道中简顾所建》诗: “负耒我今归 谷口 , 惊弓君莫问壶头。”
- 谷仓: gǔcāng(1)[granary;barn]∶贮藏粮食的木制或水泥制库(2)[breadbasket]∶一个提供其它地区大部分食物、生产谷物的典型农业区这些广阔的平原是这个国家的谷仓
- 谷口子真: 同“谷口真”。 唐 杜甫 《江雨有怀郑典设》诗: “ 谷口 子真 正忆汝, 岸高瀼滑限西东。”
- 谷人: 农夫。 ▶ 汉 扬雄 《法言‧先知》: “禽兽食人之食, 土木衣人之帛, 谷人不足于昼, 丝人不足于夜, 之谓恶政。”
- 谷口真: 典出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 谷口 郑子真 , 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 名震于京师, 岂其卿?岂其卿?”后以“谷口真”指隐居躬耕、修身自保的隐士。 ▶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三: “何事须夫子, 邀予 谷口真 。”
- 谷产: 指家禽未受精而产出的卵。 谷, 即俗所谓没有“雄”的蛋。 ▶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养鸡》: “取谷产鸡子供常食法: 别取雌鸡, 勿令与雄相杂, 其墙匡、斩翅、荆栖、土窠, 一如前法。 唯多与谷, 令竟冬肥盛, 自然谷产矣。”
其他语言
- 谷入什么意思:谓禾稼的收获。 ▶ 《后汉书‧桓谭传》: “今可令诸商贾自相纠告, 若非身力所得, 皆以臧畀告者。 如此, 则专役一己, 不敢以货与人, 事寡力弱, 必归功田亩。 田亩修, 则谷入多而地力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