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谷口子真是什么意思

  • 同“谷口真”。
      唐 杜甫 《江雨有怀郑典设》诗: “ 谷口 子真 正忆汝, 岸高瀼滑限西东。”
  • 谷口:      1.  山谷的出入口。  &nbs...
  • 子真:    汉 褒中 人 郑朴 的字。 居 谷口 , 世号 谷口子真 。 修道守默...
  • 子真:    汉 褒中 人 郑朴 的字。 居 谷口 , 世号 谷口子真 。 修道守默, 汉成帝 时大将军 王凤 礼聘之, 不应;耕于岩石之下, 名动京师。 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 唐 张乔 《七松亭》诗: “已比 子真 耕 谷口 , 岂同 陶令 卧江边。”    ▶ 宋 范仲淹 《送鄞江窦尉》诗: “ 王 谢 江山久萧索, 子真 今为起清风。”
  • 谷口:      1.  山谷的出入口。    ▶ 《六韬‧分险》: “衢道谷口, 以武冲绝之。”    ▶ 唐 王维 《归辋川作》诗: “谷口疏钟动, 渔樵稍欲稀。”    ▶ 清 黄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诗: “此间看山复看枫, 谷口敞与平原同。”    2.  古地名。 又名 瓠口 。 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    ▶ 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 , 东汉 废。 因位于 九嵕山 东、 仲山 西, 当 泾水 出山之处, 故谓之 谷口 。 古时相传为 黄帝 升仙的地方。 也称 寒门 。    ▶ 《汉书‧郊祀志上》: “其后 黄帝 接万灵 明庭 。    ▶ 明庭 者, 甘泉 也。 所谓 寒门 者, 谷口 也。”    ▶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 黄帝 升仙之处也。”又注: “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凉, 故谓此谷为 寒门 也。”    3.  古地名。 在今 陕西 淳化 西北。    ▶ 秦 时于此置 云阳县 。    ▶ 《战国策‧秦策三》: “ 范雎 曰: ‘大王之国, 北有 甘泉 、 谷口 。 ’” 鲍彪 注: “在 云阳 。”    ▶ 西汉 末年, 高士 郑朴 (字 子真 )曾隐居于此。    ▶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 谷口 郑子真 , 不屈其志, 而耕乎岩石之下, 名震于京师。”    ▶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 “ 谷口 郑子真 , 躬耕在岩石。”    ▶ 王琦 注引《雍录》: “ 谷口 在 云阳县 西四十里, 郑子真 隐于此。”后借指隐者所居之处。    ▶ 元 杨奂 《得邳大用书复寄》诗: “ 谷口 知何似, 他年愿卜邻。”    ▶ 清 钱谦益 《高邮道中简顾所建》诗: “负耒我今归 谷口 , 惊弓君莫问壶头。”
  • 口子:    kǒu zi口子1量词,指人:你们家有几~?口子2[kǒu·zi]①(山谷、水道等)大的豁口:山谷的~上有一座选矿厂。②(人体、物体的表层)破裂的地方:不小心手上拉(lá)了一个~。

相关词汇

        谷口:      1.  山谷的出入口。  &nbs...
        子真:    汉 褒中 人 郑朴 的字。 居 谷口 , 世号 谷口子真 。 修道守默...
        子真:    汉 褒中 人 郑朴 的字。 居 谷口 , 世号 谷口子真 。 修道守默, 汉成帝 时大将军 王凤 礼聘之, 不应;耕于岩石之下, 名动京师。 见《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 唐 张乔 《七松亭》诗: “已比 子真 耕 谷口 , 岂同 陶令 卧江边。”    ▶ 宋 范仲淹 《送鄞江窦尉》诗: “ 王 谢 江山久萧索, 子真 今为起清风。”
        谷口:      1.  山谷的出入口。    ▶ 《六韬‧分险》: “衢道谷口, 以武冲绝之。”    ▶ 唐 王维 《归辋川作》诗: “谷口疏钟动, 渔樵稍欲稀。”    ▶ 清 黄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诗: “此间看山复看枫, 谷口敞与平原同。”    2.  古地名。 又名 瓠口 。 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    ▶ 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 , 东汉 废。 因位于 九嵕山 东、 仲山 西, 当 泾水 出山之处, 故谓之 谷口 。 古时相传为 黄帝 升仙的地方。 也称 寒门 。    ▶ 《汉书‧郊祀志上》: “其后 黄帝 接万灵 明庭 。    ▶ 明庭 者, 甘泉 也。 所谓 寒门 者, 谷口 也。”    ▶ 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 “ 黄帝 升仙之处也。”又注: “ 谷口 , 仲山 之 谷口 也……以 仲山 之北寒凉, 故谓此谷为 寒门 也。”    3.  古地名。 在今 陕西 淳化 西北。    ▶ 秦 时于此置 云阳县 。    ▶ 《战国策‧秦策三》: “ 范雎 曰: ‘大王之国, 北有 甘泉 、 谷口 。 ’” 鲍彪 注: “在 云阳 。”    ▶ 西汉 末年, 高士 郑朴 (字 子真 )曾隐居于此。    ▶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 谷口 郑子真 , 不屈其志, 而耕乎岩石之下, 名震于京师。”    ▶ 唐 李白 《赠韦秘书子春》诗: “ 谷口 郑子真 , 躬耕在岩石。”    ▶ 王琦 注引《雍录》: “ 谷口 在 云阳县 西四十里, 郑子真 隐于此。”后借指隐者所居之处。    ▶ 元 杨奂 《得邳大用书复寄》诗: “ 谷口 知何似, 他年愿卜邻。”    ▶ 清 钱谦益 《高邮道中简顾所建》诗: “负耒我今归 谷口 , 惊弓君莫问壶头。”
        口子:    kǒu zi口子1量词,指人:你们家有几~?口子2[kǒu·zi]①(山谷、水道等)大的豁口:山谷的~上有一座选矿厂。②(人体、物体的表层)破裂的地方:不小心手上拉(lá)了一个~。
        谷口真:    典出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 谷口 郑子真 , 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 名震于京师, 岂其卿?岂其卿?”后以“谷口真”指隐居躬耕、修身自保的隐士。    ▶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三: “何事须夫子, 邀予 谷口真 。”
        谷口耕:    典出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 谷口 郑子真 , 不屈其志而耕乎岩石之下, 名震于京师, 岂其卿?岂其卿?”后以“谷口耕”指隐居生活。    ▶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一首四十韵献上杜七兄仆射相公》: “废忘淹中学, 迟回 谷口 耕。”
        谷口隐:    同“谷口耕”。   宋 梅尧臣 《依韵武平忆玉晨馆》诗: “终寻 谷口 隐, 郑子 岂其卿。”
        两口子:    liǎngkǒu zi指夫妻俩:~和和美美地过日子。
        倒口子:    指江河决口。    ▶ 《老残游记》第十三回: “俺这 黄河 不是三年两头的倒口子吗?”
        开口子:    kāi kǒu zi①指堤岸被河水冲破。②指在某方面破例或放松限制:这样照顾,向无先例,我不能开这个口子。
        没口子:    满口。    ▶ 《金瓶梅词话》第六七回: “慌的妇人没口子叫: ‘ 来安儿 贼囚, 且不要叫他进来, 等我出去着。 ’”    ▶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 “﹝ 安公子 ﹞没口子只叫: ‘大师傅!可怜你杀我一个, 便是杀我三个!’” 李劼人 《大波》第二部第八章: “不等他说完, 婆媳二人都没口子给他道劳。”
        讨口子:    乞丐。    ▶ 《人民文学》1980年第4期: “这里漫山白银, 社员反倒成了讨口子。”    ▶ 《剧本》1981年第2期: “我辈穷戏班子, 两个肩头搭一个嘴巴, 叫花子贬了讨口子在, 又何惧舍命陪君子呢?”
        谷口耕夫:    同“谷口真”。   闽 徐夤 《岚似屏风》诗: “山中宰相 陶弘景 , 谷口 耕夫 郑子真 。”
        谷口躬耕:    同“谷口耕”。   闽 徐夤 《偶书》诗: “市门逐利终身饱, 谷口 躬耕尽日饥。”
        一门口子:    犹言满门前。    ▶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 “你们到底弄得车辆牲口的围了一门口子。”
        谷变:    陵谷变迁。 比喻巨大的变化。 语本《诗‧小雅‧十月》: “高岸为谷, 深谷为陵。”   ▶ 唐 王勃 《梓州郪县兜率寺浮图碑》: “东国馀基, 俛临风雨, 陵迁谷变, 共榛灌而丘墟。”    ▶ 王闓运 《罗季子诔》: “敬佩金音, 长悲谷变。”
        谷公:    鸟名。 布谷的别名。    ▶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禽鸟‧鸠》: “《本草别录》: ‘布谷亦曰谷公, 北人名拨谷。 ’”
        谷入:    谓禾稼的收获。    ▶ 《后汉书‧桓谭传》: “今可令诸商贾自相纠告, 若非身力所得, 皆以臧畀告者。 如此, 则专役一己, 不敢以货与人, 事寡力弱, 必归功田亩。 田亩修, 则谷入多而地力尽矣。”
        谷伯:    谓健饭者。 嘲称食量大的人。    ▶ 《晋书‧羊聃传》: “先是 兖州 有八伯之号, 其后更有四伯。 大鸿胪 陈留江泉 以能食为谷伯。”

相邻词汇

  1. "谷伯"什么意思
  2. "谷入"什么意思
  3. "谷公"什么意思
  4. "谷变"什么意思
  5. "谷口"什么意思
  6. "谷口真"什么意思
  7. "谷口耕"什么意思
  8. "谷口耕夫"什么意思
  9. "谷口躬耕"什么意思
  10. "谷口隐"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