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ǎinuǎn
设计建筑物的防寒取暖装置,使建筑物内部得到适宜的温度。
- 采: cǎi ㄘㄞˇ1)摘取:~撷。~花。~摘。~制。2)选取,搜集,开发,...
- 暖: nuǎn ㄋㄨㄢˇ1)温和,不冷:~和。温~。~色。~洋洋。2)使温和...
- 采服: 1. 古代按等级区分的有彩色纹饰的衣服。 ▶ 《国语‧楚语下》: “使名姓之后, 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 采服之仪……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 2. 泛指色彩华美的衣服。 ▶ 唐 权德舆 《送崔端公入京觐省》诗: “带月轻帆疾, 迎霜采服新。” II古代“九服”之一。 ▶ 《周礼‧夏官‧职方氏》: “其(男服)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参见“ 九服 ”。
- 采旒: 指古代帝王冠冕上的玉饰。 语本《礼记‧玉藻》: “天子玉藻, 十有二旒。” ▶ 孔颖达 疏: “藻谓杂采之丝绳, 以贯于玉, 以玉饰藻, 故名玉藻。”后以“采旒”指帝王。 ▶ 宋 苏舜钦 《闻京尹范希文等谪官因成此诗以寄》: “大议摇岩石, 危言犯采旒。”
- 采木: 采办木料。 ▶ 《北史‧隋纪下‧炀帝》: “庚申, 遣黄门侍郎 王弘 、上仪同 于士澄 往 江 南采木, 造龙舟、凤艒、黄龙、赤舰、楼船等数万艘。” ▶ 《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 “七怕采木花棺椁, 八怕牢中展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