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古代帝王冠冕上的玉饰。 语本《礼记‧玉藻》: “天子玉藻, 十有二旒。” ▶ 孔颖达 疏: “藻谓杂采之丝绳, 以贯于玉, 以玉饰藻, 故名玉藻。”后以“采旒”指帝王。 ▶ 宋 苏舜钦 《闻京尹范希文等谪官因成此诗以寄》: “大议摇岩石, 危言犯采旒。” 采: cǎi ㄘㄞˇ1)摘取:~撷。~花。~摘。~制。2)选取,搜集,开发,...旒: liú ㄌㄧㄡˊ1)古代旌旗下边或边缘上悬垂的装饰品:“旌旗垂~”。2...采暖: cǎinuǎn设计建筑物的防寒取暖装置,使建筑物内部得到适宜的温度。采旄: 指用旄牛尾装饰的彩旗。 ▶ 《楚辞‧远游》: “建雄虹之采旄兮, 五色杂而炫耀。”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建 格泽 之长竿兮, 总光耀之采旄。” ▶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 “左倚采旄, 右荫桂旗。” ▶ 明 何景明 《述归赋》: “饬桂衡之超驾兮, 搴采旄以前饰。” 采服: 1. 古代按等级区分的有彩色纹饰的衣服。 ▶ 《国语‧楚语下》: “使名姓之后, 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 采服之仪……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 2. 泛指色彩华美的衣服。 ▶ 唐 权德舆 《送崔端公入京觐省》诗: “带月轻帆疾, 迎霜采服新。” II古代“九服”之一。 ▶ 《周礼‧夏官‧职方氏》: “其(男服)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参见“ 九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