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àodé guīfàn
[moral norm] 人们在道德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道德规范是什么意思
- dàodé guīfàn
[moral norm] 人们在道德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相关词汇
- 道德: dàodé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
- 规范: guīfàn①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语音~丨道德~。②合乎规范:这...
- 规范: guīfàn①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语音~丨道德~。②合乎规范:这个词的用法不~。③使合乎规范:用新的社会道德来~人们的行动。
- 道德: dàodé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 规范化: guīfànhuà使合于一定的标准:实行~服务。
- 不道德: bùdàodé不符合道德标准的:随地吐痰是~的行为。
- 道德经: dàodéjīng[Dao De Jing of Laozi] 书名,即《老子》,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
- 道德腊: 道教五斋祭日之一。 指农历七月七日。 ▶ 《云笈七签》卷三七: “正月一日名天腊, 五月五日名地腊, 七月七日名道德腊……此五腊日并宜修斋, 并祭祀先祖。”
- 仁义道德: rén yì dào dé 【解释】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出处】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示例】你说凡是一口~的人,都是些伪君子,真是一点也不错。(郭沫若《屈原》第二幕)【拼音码】rydd
- 公共道德: gōnggòng dàodé[politics social ethics;social morality] 社会道德。关于整个国家或社会组织而非个人的一种道德;论述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的道德关系及职责的伦理学分支
- 职业道德: 从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 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 如医务道德、教师道德、商业道德、律师道德等。
- 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拼音:dào dé rèn shi 注音:ㄉㄠˋ ㄉㄜˊ ㄖㄣˋ ㄕㄧ 词语解释 对道德现象、道德关系、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经验的积累,道德价值概念的形成,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道德判断力的提高等。
- 道德观念: 道德观念拼音:dào dé guān niàn 注音:ㄉㄠˋ ㄉㄜˊ ㄍㄨㄢ ㄋㄧㄢˋ 词语解释 指善与恶、荣与辱、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是道德意识最基本的形式。对人们的道德行为起指导作用。
- 道德评价: 道德评价拼音:dào dé píng jià 注音:ㄉㄠˋ ㄉㄜˊ ㄆㄧㄥˊ ㄐㄧㄚˋ 词语解释 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标准对他人和自己的行为进行善恶、荣辱、正当或不正当等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通过赞扬、褒奖或批评、谴责,激励人们扬善弃恶。
- 道德行为: 道德行为拼音:dào dé xíng wéi 注音:ㄉㄠˋ ㄉㄜˊ ㄒㄧㄥˊ ㄨㄟˊ 词语解释 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并能对此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与“非道德行为”相对。包括道德的行为和不道德的行为两大类。不同时代、民族、社会和阶级对这两类行为有不同的标准。一般来说,道德的行为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反之则为不道德行为。
- 道德责任: 道德责任拼音:dào dé zé rèn 注音:ㄉㄠˋ ㄉㄜˊ ㄗㄜˊ ㄖㄣˋ 词语解释 人们对自己行为的过失及其不良后果在道义上应承担的责任。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对自己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选择自由,因此必须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肯定人的行为的道德责任是进行道德评价的前提。有时与“道德义务”含义相同。
- 道徽: 道行的旗帜、榜样。 ▶ 《世说新语‧德行》“ 桓常侍 闻人道 深公 者”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 “僧 法深 , 不知其俗姓, 盖衣冠之胤也。 道徽高扇, 誉播 山 东。”
- 道心: 1. 指天理, 义理。 ▶ 《书‧大禹谟》: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 蔡沈 集传: “心者, 人之知觉, 主于中而应于外者也。 指其发于形气者而言, 则谓之人心, 指其发于义理者而言, 则谓之道心。” ▶ 宋 叶梦得 《避暑录话》卷上: “道心者, 喜怒哀乐之未发者也。” ▶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大心》: “其直指人心见性, 妄意天性, 不知道心, 而以惟危之人心为性也。” ▶ 冯友兰 等注: “ 宋 儒认为道心就是天理, 人心就是人欲。 天理是精微的, 人欲是危险的。” 2. 客观事物最基本的精神。 ▶ 汉 王充 《论衡‧薄葬》: “事莫明于有效, 论莫定于有证, 空言虚语, 难得道心, 人犹不信。”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 “爰自 风 姓, 暨于 孔氏 , 玄圣创典, 素王述训, 莫不原道心以敷章, 研神理而设教。” ▶ 陆侃如 注: “道是自然之道, 那么道的心应该指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 3. 佛教语。 菩提心;悟道之心。 ▶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四‧释道温》: “义解足以析微, 道心未易可测。” ▶ 《坛经‧般若品》: “自若无道心, 暗行不见道。” ▶ 《西游记》第一回: “只见那班部中忽跳出一个通臂猿猴, 厉声高叫道: ‘大王若是这般远虑, 真所谓道心开发也。 ’”
- 道德科学: 道德科学拼音:dào dé kē xué 注音:ㄉㄠˋ ㄉㄜˊ ㄎㄜ ㄒㄩㄝˊ 词语解释 即“伦理学”(1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