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ōnggòng dàodé
[politics social ethics;social morality] 社会道德。关于整个国家或社会组织而非个人的一种道德;论述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的道德关系及职责的伦理学分支
公共道德是什么意思
相关词汇
- 公共: gōnggòng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卫生ㄧ~汽车ㄧ~场所ㄧ爱护~...
- 道德: dàodé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
- 道德: dàodé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 公共: gōnggòng属于社会的;公有公用的:~卫生ㄧ~汽车ㄧ~场所ㄧ爱护~财产。
- 不道德: bùdàodé不符合道德标准的:随地吐痰是~的行为。
- 道德经: dàodéjīng[Dao De Jing of Laozi] 书名,即《老子》,我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
- 道德腊: 道教五斋祭日之一。 指农历七月七日。 ▶ 《云笈七签》卷三七: “正月一日名天腊, 五月五日名地腊, 七月七日名道德腊……此五腊日并宜修斋, 并祭祀先祖。”
- 仁义道德: rén yì dào dé 【解释】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出处】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示例】你说凡是一口~的人,都是些伪君子,真是一点也不错。(郭沫若《屈原》第二幕)【拼音码】rydd
- 职业道德: 从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 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职业道德, 如医务道德、教师道德、商业道德、律师道德等。
- 道德规范: dàodé guīfàn[moral norm] 人们在道德生活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
- 公共事业: 为满足社会大多数人的需要所经营的各类事业。 如邮电、交通、医疗等。
- 公共交通: gōnggòng jiāotōng(1)[transit]∶运输线;公共运输系统附近有…学校和商业区,公共交通方便百分之八十五的顾客都是乘公共交通车辆到达那里的,开汽车去的只有百分之九(2)[mass transit]∶统指公共交通工具
- 公共休假日: 亦省称“公休日”。 指星期日、节日、纪念日等公民共同的休假日。 ▶ 《新华半月刊》1958年第10期: “在国营、公私合营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中连续工作满一年的正式工人、职员, 同父亲、母亲、配偶都不住在一起, 而又不能利用公共休假日回家团聚的, 可以享受本规定待遇。”
- 公共关系: gōnggòngguān xì指团体、企业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的相互关系。简称公关。
- 公共厕所: gōnggòng cèsuǒ(1)[public latrine]∶任何人都可以大小便的地方(2)[comfort stop]∶厕所设施和盥洗设备公用的地方
- 公共建筑: 进行社会活动的非生产性建筑物, 如办公楼、图书馆、学校、医院、剧院、体育馆、展览馆、车站等建筑物。
- 公共汽车: gōnggòngqìchē供乘客乘坐的汽车。有固定的路线和停车站。
- 公共租界: 旧时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在我国大城市以租借名义强迫划定的共同管理的区域。 ▶ 邹韬奋 《经历》三六: “由外面传进的消息, 说前一夜在公共租界被捕的 沈 、 李 、 王 、 沙 四先生……于当天十二点即由各人的律师保了出来。” ▶ 洪深 《咸鱼主义》: “我们先生想, 有一天 上海 真的打起仗来的话, 逃难到公共租界里来的人一定是很多的。”参见“ 租界 ”。
- 公共秩序: 大家应共同遵守的社会秩序。 ▶ 毛泽东 《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势》: “社会上流氓、阿飞、盗窃、凶杀、强奸犯、贪污犯、破坏公共秩序、严重违法乱纪等严重罪犯以及公众公认为坏人的人, 必须惩办。”
- 公共积累: gōnggòngjīlěi公积金。
- 公共财产: gōnggòng cáichǎn[public property] 公众共有的财产
- 公关: gōngguān公共关系的简称:~部门ㄧ~小姐(从事公关工作的女职员)。
- 公典: 国家典章;朝廷法典。 ▶ 明 于慎行 《易谥疏》: “足以慰九原之忠魂, 而彰往劝来, 有以定万世之公典矣。” ▶ 明 屠隆 《彩毫记‧拜官供奉》: “荐贤为国, 朝庭公典, 岂是私恩, 何报之有。”
- 公共课: 公共课拼音:gōng gòng kè 注音:ㄍㄨㄙ ㄍㄨㄙˋ ㄎㄜˋ 词语解释 指任何专业的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如中国高等院校规定的公共课有政治理论课、外语课、体育课、劳动课等。
- 公养: 1. 谓古代国君以养贤之礼奉养贤者。 ▶ 《孟子‧万章下》: “ 孔子 有见行可之仕, 有际可之仕, 有公养之仕。 于 季桓子 , 见行可之仕也;于 卫灵公 , 际可之仕也;于 卫孝公 , 公养之仕也。” ▶ 朱熹 集注: “公养, 国君养贤之礼也。” 2. 指集体饲养牲畜。 ▶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莱阳县十四区河洛水沐头两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制订增产计划的经验》: “一九五四年冬季扩社, 自留地和牲口公养等问题还没有解决。” ▶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闽侯县建民农业生产合作社采取了耕牛私有私养租用的政策》: “向银行贷款一九二元, 买了一头黄牛, 归社公有、公养、公用。”
- 公冢: 指公家所设埋葬无主尸骨的墓地。 ▶ 明 徐渭《义冢记》: “国家所在有公冢, 以泽诸殇。 冢亦曰义, 初不虞客鬼之多如此也。”
其他语言
- 公共道德的英语:public morality 短语和例子 公共道德败坏 corruption of public mor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