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
训格之言是什么意思
- 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
相关词汇
- 训: (訓)xùn ㄒㄩㄣˋ1)教导,教诲:~诫。~蒙(教育儿童)。~迪(教...
- 格: gé ㄍㄜˊ1)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2)法式,标准:...
- 之: zhī ㄓˉ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助词,表示修饰...
- 言: yán ㄧㄢˊ1)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
- 柜格之松: 木名。 ▶ 《山海经‧大荒西经》: “西海之外, 大荒之中, 有 方山 者, 上有青树, 名曰柜格之松。” ▶ 郭璞 注: “木名。”
- 一家之言: yī jiā zhī yán 【解释】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著。【出处】汉朝司马迁》报任少卿书《:“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拼音码】yjzy【灯谜面】诧【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有独特见解
- 三夫之言: 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语本《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 刍荛之言: chú ráo zhī yán 【解释】刍荛:割草打柴的人。割草打柴人的话。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出处】《诗经·大雅·板》:“先民有言,询于刍荛。”【示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6回:“~,圣人择焉。”【拼音码】crzy【用法】偏正式;作宾语;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 变色之言: biàn sè zhī yán 【解释】使脸色改变的话。多指为争论是非曲直而冲动发怒时说的话。【出处】《汉书·匡衡传》:“朝有变色之言,则下有争斗之患。”【拼音码】bsyr
- 无稽之言: 没有根据、无从查证的话。
- 溢美之言: yì měi zhī yán 【解释】过分夸奖的话【出处】先秦·庄周《庄子·人间世》:“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两怒必多溢恶之言。”【拼音码】ymzy【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 由衷之言: yóu zhōng zhī yán 【解释】衷:内心。出自内心的真诚话【示例】这番话是我的~【拼音码】yzzy【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出自内心的话
- 耳食之言: ěr shí zhī yán 【解释】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不察其始终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拼音码】eszy【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
- 肤受之言: 见“肤受之愬”。
- 肺腑之言: fèi fǔ zhī yán 【解释】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出处】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示例】他了他这一番~,使我们陷入了沉思之中。【拼音码】ffzy【灯谜面】肚脐眼打电话【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含褒义,与“一番”连用【英文】confidence
- 药石之言: yào shí zhī yán 【解释】比喻劝人改过的话。【出处】宋·孔平仲《续世说·直谏》:“高季辅尝谏时政得失,太宗特赐钟一剂日:‘进药石之言,故以药石相报。’”【拼音码】yszy【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诚意劝人改过的良言
- 违心之言: wéixīnzhīyán[assertion against one's own conscience] 违背个人心意的言论迫于当时压力,说了许多违心之言
- 逆耳之言: nì ěr zhī yán 【解释】听起来不舒服的话(多指尖锐、中肯的劝告或批评)。【出处】《史记·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拼音码】nezy
- 道路之言: 传闻。 ▶ 《三国志‧吴志‧朱治传》“ 治 闻之, 求往见 贲 , 为陈安危”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 治 说 贲 曰: ‘前在东闻道路之言, 云将军有异趣, 良用怃然。 ’” 清 叶廷管 《鸥陂渔话‧路公别传》: “ 刘公 念台 为人伦望, 亦用道路之言, 入公斩案。”
- 金玉之言: 同“金石良言”。
- 金石之言: jīn shí zhī yán 【解释】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1回:“兄长金石之言,小弟当铭刻肺腑。”【拼音码】jszy【灯谜面】矿物志【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宝贵的教导
- 顿腹之言: 又作:肺腑之言。
- 风尘之言: 指流言蜚语。
- 训武: 讲习武事。 ▶ 《旧唐书‧文苑传中‧许景先》: “此则训武习戎, 时习不阙, 待寇宁岁稔, 率由旧章。” ▶ 宋 晁补之 《上吴相公书》: “夫 太宗 修文训武, 以培其基; 真宗 隆政讲事, 以润其色; 仁宗 陶之以仁, 表之以孝, 四十二年, 天下乂安, 无狗吠之警。” ▶ 明 高启 《长洲苑》诗: “讲蒐开别苑, 训武出离宫。”
- 训条: 犹教条。 亦指逐项开列、命令下属遵照执行的训示。 ▶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九节: “ 董仲舒 遵守有德代失德的训条, 眭弘 为这个训条遭杀身之祸, 足见他们是忠实于自己的学说的。”
- 训毖: 谓训教之使知戒慎。 ▶ 明 赵南星 《寿史母杨太孺人八十序》: “太孺人有二女子, 时时举古者生女卧之床下、弄之瓦砖、斋告先君之义而训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