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高德劭的儒者。
- 耆儒: 德高的老儒。 ▶ 汉 扬雄 《剧秦美新》...
- 硕德: 1. 指大德之人。  ...
- 耆儒: 德高的老儒。 ▶ 汉 扬雄 《剧秦美新》: “是以耆儒硕老, 抱其书而远逊;礼官博士, 卷其舌而不谈。” ▶ 《后汉书‧张皓传》: “ 汉安 元年, 选遣八使徇行风俗, 皆耆儒知名, 多历显位。” ▶ 明 俞弁 《逸老堂诗话》: “ 祝枝山 先生 希哲 , 尝叙家君《约斋漫录》二十卷, 今录其略云: ‘ 俞君 宽父 , 吴 之耆儒也。 ’” ▶ 《清史稿‧礼志一》: “ 德宗 季叶, 设礼学馆, 博选耆儒, 将有所缀述。”
- 儒硕: 博通的学者。 ▶ 唐 李绛 《请崇国学疏》: “儒硕解散, 国学毁废, 生徒无鼓箧之志, 博士有倚席之讥。” ▶ 明 李东阳 《跋鹤山魏先生书真迹》: “ 理宗 号为崇尚儒硕, 而 真 魏 二贤贬逐不暇, 则其为治可知矣。” ▶ 清 邓显鹤 《例授修职郎岁贡生邹君墓志铭》: “近时儒硕, 又厌薄 程 朱 , 务争胜于一名一物, 拾末而遗本。”
- 硕德: 1. 指大德之人。 ▶ 《晋书‧隐逸传‧索袭》: “ 索先生 硕德名儒, 真可以谘大义。” ▶ 《南史‧周弘正传》: “ 弘正 特善玄言, 兼明释典, 虽硕德名僧, 莫不请质疑滞。” ▶ 唐 韩愈 《举张正甫自代状》: “可谓古之老成, 朝之硕德。” ▶ 明 宋濂 《送璞原师还越中序》: “ 白云悦公 , 时硕德也, 身居岩壑, 名闻禁阙。” ▶ 清 刘大櫆 《方府君寄巢墓志铭》: “ 桐 多名家, 方 为巨族, 硕德英贤, 联行并育。” 2. 大德。 ▶ 唐 刘禹锡 《为京兆李尹答于襄州第一书》: “其宗勋有八柱之贵, 其硕德有三老之重。” ▶ 宋 苏轼 《上监司谢礼上启》: “此盖伏遇某官硕德庇民, 宏才伟世。” ▶ 金 王若虚 《王氏先茔之碑》: “侯既以硕德宏量高出一时, 而君复以忠厚济之。” ▶ 沈从文 《边城》二: “惟运用这种习惯规矩排调一切的, 必需一个高年硕德的中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