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庭是什么意思

  用"祖庭"造句

  •  1.  语出《礼记‧檀弓上》: “小敛于户内, 大敛于阼, 殡于客位, 祖于庭, 葬于墓。”本谓祭奠于祖庙之中庭, 后用“祖庭”犹言祖奠, 谓送殡前举行的祭奠。
       ▶ 唐 李端 《代宗挽歌》: “祖庭三献罢, 严卫百灵朝。”
       ▶ 唐 李商隐 《重祭外舅司徒公文》: “属纩之夕, 不得闻启手之言;祖庭之时, 不得在执绋之列。”
     
     2.  指佛教宗祖布教传法之处。
       ▶ 《儒林外史》第二八回: “当下走进三藏禅林, 头一进是极高的大殿, 殿上金字匾额: ‘天下第一祖庭’。”
       ▶ 《随笔》1979年第2集: “ 唐 朝 惠能 和尚继承五祖衣钵, 从 湖北省 黄梅 东山寺 到此定居, 遂成禅宗正统, 称祖庭, 宋太祖 赐名‘南华禅寺’。”
     
     3.  祖师。
       ▶ 清 龚自珍 《题鹭津上人书册》诗: “上人定生 南宋 后, 兹云 忏师其祖庭。”
     
     4.  祖屋, 家族的旧居。
       ▶ 清 孔尚任 《与莓垣书》: “家门诸务, 惟赖吾弟一人调护其间, 如波涛柱石, 孤立良难。 愚虽身处江湖之远, 而心仍在祖庭之前。”
     
     5.  祖父。
       ▶ 明 李东阳 《陆孝子诗序》: “ 凤 之祖庭 玉君 履善贻福, 而 仁甫 续学弗试, 犹有待于后。”按, 仁甫 , 凤 父。
  • :    zǔ ㄗㄨˇ1)父亲的上一辈:~父。~考。~母。~妣。2)称与祖父同辈...
  • :    tíng ㄊㄧㄥˊ1)堂阶前的院子:~院。~园。~除(“除”,台阶)。...
  • 祖庶母:    祖妾之有子者。    ▶ 《礼记‧丧服小记》: “为慈母后者, 为庶母可也, 为祖庶母可也。”    ▶ 孔颖达 疏: “祖庶母者, 谓己父之妾亦经有子, 子死今无也。 父妾既无子, 故己命己之妾子与父妾为后, 故呼己父之妾为祖庶母。”    ▶ 孙希旦 集解: “祖妾之有子者也。”
  • 祖庙:    供祀祖先的宫庙。    ▶ 《周礼‧春官‧甸祝》: “舍奠于祖庙。”    ▶ 《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 “神器固有归, 天命固有分, 祖庙固有灵, 忠臣固有心, 陛下其念之哉!”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河神》: “ 元 兵入 临安 , 掳太后、少主去, 义不臣虏, 赴 江 死, 尸僵不坏, 乡人义而瘗之祖庙侧。”    ▶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九七回: “边境要区, 割削尽去, 拊背扼吭, 及其祖庙, 卧榻之间, 鼾声四起。”
  • 祖式:    效法;仿效。    ▶ 汉 王逸 《<楚辞章句>序》: “自终没以来, 名儒博达之士, 著造词赋, 莫不拟则其仪表, 祖式其模范, 取其要妙, 窃其华藻。”

相关词汇

        :    zǔ ㄗㄨˇ1)父亲的上一辈:~父。~考。~母。~妣。2)称与祖父同辈...
        :    tíng ㄊㄧㄥˊ1)堂阶前的院子:~院。~园。~除(“除”,台阶)。...
        祖庶母:    祖妾之有子者。    ▶ 《礼记‧丧服小记》: “为慈母后者, 为庶母可也, 为祖庶母可也。”    ▶ 孔颖达 疏: “祖庶母者, 谓己父之妾亦经有子, 子死今无也。 父妾既无子, 故己命己之妾子与父妾为后, 故呼己父之妾为祖庶母。”    ▶ 孙希旦 集解: “祖妾之有子者也。”
        祖庙:    供祀祖先的宫庙。    ▶ 《周礼‧春官‧甸祝》: “舍奠于祖庙。”    ▶ 《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 “神器固有归, 天命固有分, 祖庙固有灵, 忠臣固有心, 陛下其念之哉!”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河神》: “ 元 兵入 临安 , 掳太后、少主去, 义不臣虏, 赴 江 死, 尸僵不坏, 乡人义而瘗之祖庙侧。”    ▶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九七回: “边境要区, 割削尽去, 拊背扼吭, 及其祖庙, 卧榻之间, 鼾声四起。”
        祖式:    效法;仿效。    ▶ 汉 王逸 《<楚辞章句>序》: “自终没以来, 名儒博达之士, 著造词赋, 莫不拟则其仪表, 祖式其模范, 取其要妙, 窃其华藻。”
        祖席:    饯行的宴席。    ▶ 唐 杜甫 《送许八拾遗归江宁觐省》诗: “圣朝新孝理, 祖席倍辉光。”    ▶ 仇兆鳌 注: “祖席, 饮饯也。”    ▶ 宋 梅尧臣 《梦同诸公饯仲文梦中坐上作》诗: “已许郊间陈祖席, 少停车马莫催行。”    ▶ 宋 贺铸 《琴调相思引‧送范殿监赴黄冈》词: “终日怀归翻送客, 春风祖席南城陌。”    ▶ 清 杨模 《汉阳旅中送蔡子汇征游湘潭》诗: “祖席杯堪把, 河桥柳挂丝。”参见“ 祖饯 ”。
        祖录:    佛教禅宗所记祖师言谈的语录。    ▶ 清 黄宗羲 《<山翁禅师文集>序》: “彼佛经祖录, 皆极文章之变化。”
        祖帖:    最早的法帖。 多指《淳化阁帖》。    ▶ 淳化 三年, 宋太宗 出秘阁所藏历代法书, 命侍书学士编次, 摹刻在枣木板上, 拓赐大臣, 古人法书赖此以传。 自此刻帖盛行, 故历来称《淳化阁帖》为“法帖之祖”。    ▶ 清 查慎行 《自题淳熙修内司官帖后》诗: “《淳化》祖帖绝难得, 南渡摹勒传 淳熙 。”
        祖德:      1.  祖宗的功德。    ▶ 《管子‧四称》: “循其祖德, 辩其顺逆, 推育贤人, 谗慝不作。”    ▶ 唐 丘丹 《奉使过石门瀑布》诗序: “小子 大历 中奉使, 窃有继作, 虽不足克绍祖德, 追踪昔贤, 盖造奇怀感之志也。”    ▶ 宋 范仲淹 《赠樊秀才》诗: “始知祖德长, 光辉传佩刀。”    ▶ 《红楼梦》第一一八回: “我劝你从此把心收一收, 好好的用用功, 但能博得一第, 便是从此而止, 也不枉天恩祖德了。”    ▶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九七回: “惟我皇 汉 遗裔, 奕叶久昌, 祖德宗功, 光被四海。”    2.  祖师的功德。    ▶ 《法音》1981年第2期: “ 中 日 两国佛教徒之间的法情友谊, 源远流长。 缅怀祖德, 策励来兹。 我们今天更应该为巩固我们先人架起的友谊之桥而努力工作。”
        祖帐:    古代送人远行, 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 亦指送行的酒筵。    ▶ 唐 杨炯 《祭汾阴公文》: “垂繐帷与祖帐兮, 罢歌台与舞阁。”    ▶ 宋 文天祥 《赠秘书王监丞》诗: “太子师傅两 疏氏 , 东门祖帐罗群公。”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得赦》: “今日是端阳佳节, 特具筵宴于前殿之中, 更设祖帐于蛇门之外, 送子归乡, 愿他日毋相忘也。”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 “迨营谋既就, 趣装欲归, 燕生 设祖帐, 情义殷渥。”
        祖心:    祖师的心意。    ▶ 宋 张耒 《访昙上人有感》诗: “静境亦何有, 无言知祖心。”
        祖师,祖师爷:    zǔshī,zǔshīyé(1)[the founder of a school of learning,a craft,etc.]∶学术或技艺上创立派别的人(2)[the founder of a sect of Buddhism of Taoism]∶佛教、道教中创立宗派的人

其他语言

相邻词汇

  1. "祖师,祖师爷"什么意思
  2. "祖帐"什么意思
  3. "祖帖"什么意思
  4. "祖席"什么意思
  5. "祖庙"什么意思
  6. "祖庶母"什么意思
  7. "祖式"什么意思
  8. "祖录"什么意思
  9. "祖德"什么意思
  10. "祖心"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