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毕聚”。 月名。 指农历得甲的正月。 ▶ 《尔雅‧释天》: “月在甲曰毕……正月为陬。” ▶ 郝懿行 义疏: “正月得甲为毕陬也。” ▶ 《史记‧历书》: “月名‘毕聚’。” ▶ 司马贞 索隐: “聚, 音娵……月, 雄在毕, 雌在訾, 訾, 訾娵之宿。” 毕: (畢)bì ㄅㄧˋ1)完结:礼~。~业。~生。~力。2)完全:~肖(x...陬: zōu ㄗㄡˉ1)隅,角落:~见(粗浅的见识)。2)聚居:~落(村落,...毕集: 全部聚集。 ▶ 《史记‧太史公自序》: “百年之闲, 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博采之道弘, 则异闻毕集。” ▶ 前蜀 杜光庭 《谢独引令宣付编入国史表》: “ 蓬岛 芝宫, 咸加炳焕, 祇林柰苑, 毕集精严。” ▶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 “当今风气日开, 四方毕集, 正值国家励精图治之时。” 毕门: 即路门。 天子宫庭五门之一。 ▶ 《书‧顾命》: “二人雀弁, 执惠, 立于毕门之内。” ▶ 孔 传: “路寝门, 一名毕门。”一说指祖庙之门。 ▶ 清 金榜 《礼笺‧明堂》: “ 康王 受册命在祖庙, 毕门者, 祖庙门也。 先儒以下经‘王出在应门之内’, 因释毕门为路门, 盖失考。” 毕钵罗: 菩提树的别称。 又名思惟树。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 “金刚座上菩提树者, 即毕钵罗之树也。 昔佛在世, 高数百尺, 屡经残伐, 犹高四五丈, 佛坐其下成等正觉, 因而谓之菩提树焉。”一本作“卑钵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