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陬是什么意思

  • 亦作“毕聚”。
     月名。 指农历得甲的正月。
       ▶ 《尔雅‧释天》: “月在甲曰毕……正月为陬。”
       ▶ 郝懿行 义疏: “正月得甲为毕陬也。”
       ▶ 《史记‧历书》: “月名‘毕聚’。”
       ▶ 司马贞 索隐: “聚, 音娵……月, 雄在毕, 雌在訾, 訾, 訾娵之宿。”
  • :    (畢)bì ㄅㄧˋ1)完结:礼~。~业。~生。~力。2)完全:~肖(x...
  • :    zōu ㄗㄡˉ1)隅,角落:~见(粗浅的见识)。2)聚居:~落(村落,...
  • 毕集:    全部聚集。    ▶ 《史记‧太史公自序》: “百年之闲, 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博采之道弘, 则异闻毕集。”    ▶ 前蜀 杜光庭 《谢独引令宣付编入国史表》: “ 蓬岛 芝宫, 咸加炳焕, 祇林柰苑, 毕集精严。”    ▶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 “当今风气日开, 四方毕集, 正值国家励精图治之时。”
  • 毕门:    即路门。 天子宫庭五门之一。    ▶ 《书‧顾命》: “二人雀弁, 执惠, 立于毕门之内。”    ▶ 孔 传: “路寝门, 一名毕门。”一说指祖庙之门。    ▶ 清 金榜 《礼笺‧明堂》: “ 康王 受册命在祖庙, 毕门者, 祖庙门也。 先儒以下经‘王出在应门之内’, 因释毕门为路门, 盖失考。”
  • 毕钵罗:    菩提树的别称。 又名思惟树。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 “金刚座上菩提树者, 即毕钵罗之树也。 昔佛在世, 高数百尺, 屡经残伐, 犹高四五丈, 佛坐其下成等正觉, 因而谓之菩提树焉。”一本作“卑钵罗”。

相关词汇

        :    (畢)bì ㄅㄧˋ1)完结:礼~。~业。~生。~力。2)完全:~肖(x...
        :    zōu ㄗㄡˉ1)隅,角落:~见(粗浅的见识)。2)聚居:~落(村落,...
        毕集:    全部聚集。    ▶ 《史记‧太史公自序》: “百年之闲, 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太史公。”    ▶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 “博采之道弘, 则异闻毕集。”    ▶ 前蜀 杜光庭 《谢独引令宣付编入国史表》: “ 蓬岛 芝宫, 咸加炳焕, 祇林柰苑, 毕集精严。”    ▶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 “当今风气日开, 四方毕集, 正值国家励精图治之时。”
        毕门:    即路门。 天子宫庭五门之一。    ▶ 《书‧顾命》: “二人雀弁, 执惠, 立于毕门之内。”    ▶ 孔 传: “路寝门, 一名毕门。”一说指祖庙之门。    ▶ 清 金榜 《礼笺‧明堂》: “ 康王 受册命在祖庙, 毕门者, 祖庙门也。 先儒以下经‘王出在应门之内’, 因释毕门为路门, 盖失考。”
        毕雨箕风:    《书·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孔传:“箕星好风,毕星好雨,亦民所好。”原谓民性如星,星好风雨,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后以“毕雨箕风”为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
        毕钵罗:    菩提树的别称。 又名思惟树。    ▶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上》: “金刚座上菩提树者, 即毕钵罗之树也。 昔佛在世, 高数百尺, 屡经残伐, 犹高四五丈, 佛坐其下成等正觉, 因而谓之菩提树焉。”一本作“卑钵罗”。
        毕露:    bìlù完全暴露:原形~ㄧ凶相~。
        毕逋:      1.  鸟尾摆动貌。    ▶ 《后汉书‧五行志一》: “ 桓帝 之初, 京都童谣曰: ‘城上乌, 尾毕逋, 公为吏, 子为徒。 ’” 南朝 梁 吴均 《城上乌》诗: “呜呜城上乌, 翩翩尾毕逋。”    ▶ 宋 梅尧臣 《邺中行》: “鸟乌声乐台转高, 各自毕逋夸疐尾。”    2.  乌鸦的别称。    ▶ 唐 顾况 《乌夜啼》诗之一: “毕逋发刺月衔城, 八九雏飞其母惊。”    ▶ 宋 杨万里 《羲娥谣》: “ 羲和 梦破欲启行, 紫金毕逋啼一声。”    ▶ 清 曹寅 《鸦鸣歌》: “红窗梦破咿嚘哑, 古树风摇毕逋尾。”
        :    bì ㄅㄧˋ1)谨慎:惩前~后(接受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重犯)。2)操劳:“无~于恤”。3)古同“泌”,泉水冒出流淌的样子。敕始毖终 惩前毖后 鉴前毖后
        毕达哥拉斯主义:    [Pythagoreanism]哲学流派,可能是由毕达哥拉斯创立于约公元前525年。原本是旨在改革社会道德的一种宗教兄弟会或同盟,会友发誓恪守严格的忠诚和保密。该同盟与俄尔甫斯主义教团有很多相似之处,后者试图通过仪式和节欲来净化信徒的灵魂,从而逃脱“生死轮回”。毕达哥拉斯主义声称现实的最深层是数学的,哲学可以用于灵魂的净化,灵魂可以升华至与神合而为一,并且还称某些符号具有神秘的意义。它是西方思想体系中第一个宣扬素食主义的重要学派。该学派在公元4世纪中叶消亡。
        毖劳:    告诫劝勉。    ▶ 《汉书‧翟方进传》: “天毖劳我成功所, 予不敢不极卒安皇帝之所图事。”
        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拼音:bì dá gē lā sī 注音:ㄅㄧˋ ㄉㄚˊ ㄍㄜ ㄌㄚ ㄙㄧ 词语解释◎ 毕达哥拉斯 Bìdágēlāsī[Pythagoras] (约公元前580年——前500年) 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在数学、天文学方面有一定贡献 [Pythagoras](580?爱奥尼亚 萨摩斯~500?BC,卢卡尼亚 梅塔蓬图姆) 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他在科罗敦创建了一个社团,拥有一大批坚持他所描绘的生活方式的追随者。他的哲学学派将所有的意义都归结于数字关系,并且认为所有现存的物体根本上说都是由形式而非物质实体组成。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原则包括相信永生、灵魂的重生以及节欲和禁欲的解放力量。该派影响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促进了数学和西方理性哲学的发展。毕达哥拉斯最先研究了音乐的音程与音阶之间的比例关系。他还是第一位影响深远的西方素食主义者。他的著作无一保存下来,而且很难把他自己的思想与他弟子们的想法区分开来。勾股定理使人们对他还保有部分记忆。该定理可能是在他死后由他的学派发展出来的。

相邻词汇

  1. "毕达哥拉斯"什么意思
  2. "毕达哥拉斯主义"什么意思
  3. "毕逋"什么意思
  4. "毕钵罗"什么意思
  5. "毕门"什么意思
  6. "毕集"什么意思
  7. "毕雨箕风"什么意思
  8. "毕露"什么意思
  9. "毖"什么意思
  10. "毖劳"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