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瓮是什么意思

  用"毕瓮"造句
  • 指 毕卓 盗饮之事。 后借指嗜酒, 醉酒。
       ▶ 唐 李商隐 《祭吕商州文》: “ 刘 樗屡掷, 毕 瓮多眠。”参见“ 毕卓 ”。
  • :    (畢)bì ㄅㄧˋ1)完结:礼~。~业。~生。~力。2)完全:~肖(x...
  • :    (甕)wèng ㄨㄥˋ1)一种盛水或酒等的陶器:水~。酒~。菜~。~城...
  • 毕生:    bìshēng一生;终生:~的精力。
  • 毕现:    全部显露;毕真。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 “也不知他是雕的还是铸的, 是杏仁般大的一个弥勒佛像, 须眉毕现的, 很是可爱。”    ▶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 “﹝奇谈﹞使读者如在五里雾中, 百怪杂遝毕现, 亦可谓恶剧矣。”    ▶ 秦牧 《艺海拾贝‧幻想的彩翼》: “使‘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事物纤毫毕现, 作者需要幻想。”参见“ 毕见 ”。
  • 毕究:      1.  穷究;深入研究。    ▶ 《晋书‧儒林传‧杜夷》: “﹝ 夷 ﹞博览经籍百家之书, 算历图纬靡不毕究。”    ▶ 《梁书‧武帝纪下》: “﹝帝﹞文思钦明, 能事毕究, 少而笃学, 洞达儒玄, 虽万机多务, 犹卷不辍手。”    2.  犹毕竟, 终归。    ▶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 “然而看她的作品, 毕究是一位生长 中国 的 美国 女教士的立场而已。”

相关词汇

        :    (畢)bì ㄅㄧˋ1)完结:礼~。~业。~生。~力。2)完全:~肖(x...
        :    (甕)wèng ㄨㄥˋ1)一种盛水或酒等的陶器:水~。酒~。菜~。~城...
        毕生:    bìshēng一生;终生:~的精力。
        毕现:    全部显露;毕真。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 “也不知他是雕的还是铸的, 是杏仁般大的一个弥勒佛像, 须眉毕现的, 很是可爱。”    ▶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 “﹝奇谈﹞使读者如在五里雾中, 百怪杂遝毕现, 亦可谓恶剧矣。”    ▶ 秦牧 《艺海拾贝‧幻想的彩翼》: “使‘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事物纤毫毕现, 作者需要幻想。”参见“ 毕见 ”。
        毕究:      1.  穷究;深入研究。    ▶ 《晋书‧儒林传‧杜夷》: “﹝ 夷 ﹞博览经籍百家之书, 算历图纬靡不毕究。”    ▶ 《梁书‧武帝纪下》: “﹝帝﹞文思钦明, 能事毕究, 少而笃学, 洞达儒玄, 虽万机多务, 犹卷不辍手。”    2.  犹毕竟, 终归。    ▶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 “然而看她的作品, 毕究是一位生长 中国 的 美国 女教士的立场而已。”
        毕沙罗:    [Pissarro, (Jacob-Abraham-)Camille](1830.7.10,丹麦属西印度群岛 圣托马斯~1903.11.13,法国 巴黎) 西印度群岛出生的法国印象派画家。丹麦属地西印度群岛的犹太富商之子。1855年迁居巴黎。最早的油画是大量的人物画和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精细观察的风景画,这成为他艺术的一个特色。1871年他在巴黎郊外的蓬图瓦兹买下一栋房子定居下来。日后约有30年其周围的景物成为他艺术创作的题材。尽管患有急性眼病,晚年的创作还是最多的。这段时期有关巴黎和外省的画作有《法兰西剧院广场》(1898)和《布鲁日的桥》(1903)。毕沙罗是唯一参加过所有8次集体展览的印象派画家。毕沙罗《自画像》(1903),油画;现藏伦敦塔特美术馆。
        毕竟:    bìjìng副词,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究竟;终归;到底:这部书虽然有缺页,~是珍本。
        毕气:    气数已尽。    ▶ 《晋书‧陆机陆云传论》: “ 吴 祚倾基, 金陵 毕气, 君移国灭, 家丧臣迁。”
        毕结:    完成束发之礼。 谓已长大成人。    ▶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八出: “如今景傍桑榆, 男毕结女正当笄年, 娘心免得忧虑。”    ▶ 钱南扬 注: “言男女都已成人, 已完毕了结发的仪式。 结发, 即束发。”
        毕毕剥剥:    象声词。 形容敲击、爆裂等声音。    ▶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 “忽听得有人敲门响, 崔生 问道: ‘是那个?’不见回言。    ▶ 崔生 道是错听了, 方要睡下去, 又听得敲的毕毕剥剥。”    ▶ 鲁迅 《南腔北调集‧论“赴难”和“逃难”》: “有一回对着请愿的学生毕毕剥剥的开枪了。”    ▶ 刘二水 《岩丙大叔》: “整个竹棚里都安静了, 只有篝火中燃烧的竹子毕毕剥剥的响着。”
        毕给:    犹毕具。    ▶ 《国语‧晋语九》: “ 瑶 之贤于人者五……美鬓长大则贤, 射御足力则贤, 伎艺毕给则贤。”    ▶ 韦昭 注: “给, 足也。”    ▶ 《后汉书‧刘般传》: “时五校官显职闲, 而府寺宽敞, 舆服光丽, 伎巧毕给, 故多以宗室肺腑居之。”
        毕景:      1.  日影已尽。 指入暮。    ▶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下》: “﹝ 昭帝 ﹞乃命以文梓为船……随风轻漾, 毕景忘归, 乃至通夜。”    ▶ 齐治平 注: “毕景, 日影已尽, 谓日暮也。”    ▶ 唐 杜甫 《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诗: “出尘閟轨躅, 毕景遗炎蒸。”    ▶ 仇兆鳌 注: “毕景, 谓尽一日之影。”    ▶ 清 黄景仁 《泥涂叹》诗: “毕景不半程, 用力亦云竭。”    2.  比喻人之暮年。    ▶ 唐 杜甫 《寄司马山人十二韵》: “发少何劳白, 颜衰肯更红, 望云悲轗轲, 毕景羡冲融。”    ▶ 仇兆鳌 注: “四句衰老之叹。”    3.  竟日;整天。    ▶ 《南史‧殷臻传》: “﹝ 臻 ﹞幼有名行, 袁粲 、 储彦回 并赏异之, 每造二公之席, 辄清言毕景。”    ▶ 唐 孟浩然 《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诗: “两心喜相得, 毕景共谈笑。”

相邻词汇

  1. "毕景"什么意思
  2. "毕毕剥剥"什么意思
  3. "毕气"什么意思
  4. "毕沙罗"什么意思
  5. "毕现"什么意思
  6. "毕生"什么意思
  7. "毕究"什么意思
  8. "毕竟"什么意思
  9. "毕结"什么意思
  10. "毕给"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