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甕)wèng ㄨㄥˋ1)一种盛水或酒等的陶器:水~。酒~。菜~。~城(围绕在城门外的小城)。~牖(yǒu)绳枢(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形容家里穷)。2)姓。·参考词汇:earthen urn瓮城 瓮声 瓮中之鳖 桑枢瓮牖 抱瓮出灌 漏瓮沃焦釜 瓮尽杯干 瓮里醯鸡 瓮中捉鳖 瓮声瓮气 蓬户瓮牖 瓮牖绳枢 抱瓮灌园 请君入瓮 瓮下: 谓醉于酒瓮下。 ▶ 唐 李瀚 《蒙求》诗: “ 阮宣 杖头, 毕卓 瓮下。” ▶ 唐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诗: “本是墙东隐, 今为瓮下仙。”参见“ 瓮眠 ”。 瓭: dǎn ㄉㄢˇ1)盎、缶一类瓦器。2)小罂。瓮中之鳖: wèng zhōng zhī biē 【解释】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拼音码】wzzb【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英文】be bottled up like a turtle trapped in a jar 瓬人: 周 代的制陶工人。 ▶ 《周礼‧考工记‧瓬人》: “瓬人为簋, 实一觳, 崇尺, 厚半寸, 唇寸。”瓮中之鼈: 瓮中之鼈(甕中之鼈)拼音:wèng zhōng zhī biē 注音:ㄨㄥˋ ㄓㄨㄙ ㄓㄧ ㄅㄧㄝ 词语解释比喻已在掌握之中、无法脱逃之物。《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孙富 视 十娘 已为瓮中之鳖,即命家童送那描金文具,安放船头之上。”《说岳全传》第七六回:“这几个小南蛮,只算得个瓮中之鳖,不消费僧家大力,管教他一个个束手就缚。”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五章:“在这里,乡村包围据点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 日 伪军已成了瓮中之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