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廪膳是什么意思

  • 科举时代公家发给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 《元史‧选举志一》: “ 成宗 大德 十年春二月, 增生员廪膳。”
       ▶ 《明史‧太祖纪二》: “命天下学校师生, 日给廪膳。”
  • :    lǐn ㄌㄧㄣˇ1)米仓,亦指储藏的米:仓~。~生(即“廪膳生员”,中...
  • :    shàn ㄕㄢˋ1)饭食:~食。用~。~宿。2)进食:“宰夫~稻于梁西...
  • 廪缣:    粮食和布帛。 泛指给养。    ▶ 《后汉书‧杜茂传》: “﹝ 杜茂 ﹞坐断兵马廪缣, 使军吏杀人, 免官, 削户邑。”廪, 一本作“ 禀 ”。
  • 廪蓄:    谓国库所储之粮。    ▶ 《新唐书‧刘蕡传》: “省不急之费以赡黎元, 则廪蓄不乏矣。”    ▶ 清 唐甄 《潜书‧达政》: “廪蓄不私敛, 发济不失时, 水旱蝗螽不为灾, 为上善政一。”
  • 廪给:      1.  俸禄;薪给。    ▶ 唐 权德舆 《拜昭陵过咸阳墅》诗: “自惭廪给厚, 谅使井税先。”    ▶ 元 揭傒斯 《靖州广德书院记》: “其为屋椽础之数若干, 工匠之计若干, 自相攸迄成之岁月、廪给之寡夥, 咸俾刻于碑阴焉。”    2.  指科举时代公家给予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廪生追粮》: “臣以为不幸有疾, 罢之可也, 至于廪给, 糜费于累岁, 而追索于一朝, 固亦难矣。”    3.  谓发给廪禄。    ▶ 《宋史‧兵志八》: “乞严敕州、军按月廪给。”    4.  泛指衣食等生活资料。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修鳞》: “ 梅 或偶供廪给, 必力辞不受。”    ▶ 郑观应 《盛世危言‧农功》: “今则畎浍纵横, 桑麻翳荟, 神京廪给, 悉仰南方。”

相关词汇

        :    lǐn ㄌㄧㄣˇ1)米仓,亦指储藏的米:仓~。~生(即“廪膳生员”,中...
        :    shàn ㄕㄢˋ1)饭食:~食。用~。~宿。2)进食:“宰夫~稻于梁西...
        廪膳生:    即廪生。    ▶ 《明史‧选举志一》: “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 谓之岁考, 一等前列者, 视廪膳生有缺, 依次充补, 其次补增广生。”    ▶ 《清史稿‧选举志一》: “生员色目, 曰廪膳生、增广生、附生。”参见“ 廪生 ”。
        廪缣:    粮食和布帛。 泛指给养。    ▶ 《后汉书‧杜茂传》: “﹝ 杜茂 ﹞坐断兵马廪缣, 使军吏杀人, 免官, 削户邑。”廪, 一本作“ 禀 ”。
        廪蓄:    谓国库所储之粮。    ▶ 《新唐书‧刘蕡传》: “省不急之费以赡黎元, 则廪蓄不乏矣。”    ▶ 清 唐甄 《潜书‧达政》: “廪蓄不私敛, 发济不失时, 水旱蝗螽不为灾, 为上善政一。”
        廪给:      1.  俸禄;薪给。    ▶ 唐 权德舆 《拜昭陵过咸阳墅》诗: “自惭廪给厚, 谅使井税先。”    ▶ 元 揭傒斯 《靖州广德书院记》: “其为屋椽础之数若干, 工匠之计若干, 自相攸迄成之岁月、廪给之寡夥, 咸俾刻于碑阴焉。”    2.  指科举时代公家给予在学生员的膳食津贴。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廪生追粮》: “臣以为不幸有疾, 罢之可也, 至于廪给, 糜费于累岁, 而追索于一朝, 固亦难矣。”    3.  谓发给廪禄。    ▶ 《宋史‧兵志八》: “乞严敕州、军按月廪给。”    4.  泛指衣食等生活资料。    ▶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修鳞》: “ 梅 或偶供廪给, 必力辞不受。”    ▶ 郑观应 《盛世危言‧农功》: “今则畎浍纵横, 桑麻翳荟, 神京廪给, 悉仰南方。”
        廪藏:    廪蓄。    ▶ 唐 元稹 《有唐赠太子少保崔公墓志铭》: “破坏豪黠, 除去冗费。 岁中, 廪藏皆羡溢。”
        廪粮:      1.  公家给予的粮食。    ▶ 《后汉书‧王望传》: “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 给其廪粮, 为作褐衣。”    2.  指科举时代给予在学生员的粮食。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廪生追粮》: “今后武生考劣等, 俱宜追所食廪粮, 以警其馀。”
        廪贡:    指府、州、县的廪生被选拔为贡生。 亦用以称以廪生的资格而被选拔为贡生者。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八回: “ 莫某人 他是个廪生, 他捐功名, 又不从廪贡上报捐, 另外弄个监生。”    ▶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四章: “像 志哥 这盛年就读到中学, 毕了业, 不是廪贡, 也是秀才。”
        廪粟:      1.  公家库藏之粮。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于是反国发廪粟以赋众贫, 散府馀财以赐孤寡。”    2.  特指公家供给官吏和在学生员的粮食。    ▶ 唐 韩愈 《进学解》: “犹且月费俸钱, 岁靡廪粟。”    3.  谓食廪。    ▶ 明 刘基 《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 “廪粟之外, 无他用心。”
        廪费:    谓公用经费。    ▶ 明 李东阳 《乐亭知县蒋原用墓志铭》: “岁所得, 常廪费不足, 则继以家橐。 未常苟取, 人信其廉。”
        廪米:      1.  旧指公家发给的粮食。    ▶ 唐 韩愈 《处州孔子庙碑》: “置本钱廪米, 令可继处以守。”    2.  指官府按月发给在学生员的粮食。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廪生追粮》: “比者提学 薛瑄 , 以生员有疾罢斥者, 追所给廪米。”    ▶ 《六部成语‧户部》“廪银”原注: “诸生应领廪米, 折银给发。”

其他语言

        廪膳的韩语:[명사] 녹미(祿米). =[廪禄] [廪粮] [廪食]
        廪膳的俄语:pinyin:lǐnshàn 1) дневной рацион 2) продовольствие, выдаваемое из казённых складов

相邻词汇

  1. "廪米"什么意思
  2. "廪粟"什么意思
  3. "廪粮"什么意思
  4. "廪给"什么意思
  5. "廪缣"什么意思
  6. "廪膳生"什么意思
  7. "廪蓄"什么意思
  8. "廪藏"什么意思
  9. "廪贡"什么意思
  10. "廪费"什么意思
桌面版繁體版English

Copyright © 2025 WordTech 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