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旧指公家发给的粮食。 ▶ 唐 韩愈 《处州孔子庙碑》: “置本钱廪米, 令可继处以守。” 2. 指官府按月发给在学生员的粮食。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廪生追粮》: “比者提学 薛瑄 , 以生员有疾罢斥者, 追所给廪米。” ▶ 《六部成语‧户部》“廪银”原注: “诸生应领廪米, 折银给发。” 廪: lǐn ㄌㄧㄣˇ1)米仓,亦指储藏的米:仓~。~生(即“廪膳生员”,中...米: mǐ ㄇㄧˇ1)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大~。稻~。~...廪粟: 1. 公家库藏之粮。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于是反国发廪粟以赋众贫, 散府馀财以赐孤寡。” 2. 特指公家供给官吏和在学生员的粮食。 ▶ 唐 韩愈 《进学解》: “犹且月费俸钱, 岁靡廪粟。” 3. 谓食廪。 ▶ 明 刘基 《沙班子中兴义塾诗序》: “廪粟之外, 无他用心。” 廪籍: 谓仓廪与籍田。 ▶ 《初学记》卷十二引 晋 张华 《大司农箴》: “家有庐井, 王有廪籍。”廪粮: 1. 公家给予的粮食。 ▶ 《后汉书‧王望传》: “因以便宜出所在布粟, 给其廪粮, 为作褐衣。” 2. 指科举时代给予在学生员的粮食。 ▶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廪生追粮》: “今后武生考劣等, 俱宜追所食廪粮, 以警其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