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院之争 基本解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总统府和国务院之间的争斗。1917年春,国务总理段祺瑞为扩充实力,主张对德宣战;总统黎元洪则由国会相助,表示反对。段祺瑞指使督军团强迫国会通过宣战案未成,要求解散国会,被黎元洪免职。段即在天津策划武力倒黎。时称“府院之争”。蜗角之争: wō jiǎo zhī zhēng 【解释】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出处】《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拼音码】wjzz【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门户之争: mén hù zhī zhēng 【解释】宗派之间的争论【出处】《清史稿·沈桂芬翁同龢等传论》:“然以政见异同,门户之争,牵及朝局,至数十年而未已。”【拼音码】mhzz【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雀鼠之争: què shǔ zhī zhēng 【解释】指强暴侵凌引起的争讼。【出处】《诗·召南·行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拼音码】qszz鹅鸭之争: 指细小的矛盾。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冤狱》: “即或邻里愚民, 山村豪气, 偶因鹅鸭之争, 致起雀角之忿。” ▶ 何垠 注: “鹅鸭之争, 言细事也。 ▶ 桓玄 儿时与诸兄弟养斗鹅, 每不如, 于是悉杀兄弟鹅。” 府馆: 官署;官舍。 ▶ 《南齐书‧祥瑞志》: “﹝ 建元 ﹞二年四月, 白雀集 郢州 府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