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ō jiǎo zhī zhēng 【解释】比喻为了极小的事物而引起大的争执。【出处】《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拼音码】wjzz【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含贬义蜗角: 1. 蜗牛的触角。 比喻微小之地。 &nb...之: zhī ㄓˉ1)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助词,表示修饰...争: zhēng ㄓㄥˉ1)力求获得,互不相让:~夺。竞~。~长论短。2)力...蜗角: 1. 蜗牛的触角。 比喻微小之地。 ▶ 南朝 梁 沈约 《细言应令》诗: “蜗角列州县, 毫端建朝市。” ▶ 唐 黄滔 《祭先外舅文》: “羊肠莫守, 蜗角旋孤。” ▶ 清 赵翼 《题孙子潇翰林诗册》诗: “妙知蜗角有战场, 伏尸百万地犹剩。” ▶ 胡怀琛 《乙卯杂诗》: “蜗角潜居事底干, 楼台一寸且偷安。” 2. 见“ 蜗角虚名 ”。 斗蜗角: 《庄子‧则阳》: “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 触氏 , 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 蛮氏 , 时相与争地而战, 伏尸数万, 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后以“斗蜗角”比喻因细小之事而引起争斗。 ▶ 茅盾 《开罗杂感》诗: “英雄几辈斗蜗角, 流水汤汤逝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