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魏 晋 至 隋 唐 时军府所属之兵统称府兵。
▶ 《晋书‧刘弘传》: “ 弘 子 璠 追遵 弘 志, 于是墨经率府兵讨 劢 。”参阅 谷霁光 《府兵制度考释》第一章。
2. 一种兵制名称。 详“ 府兵制 ”。
- 府: fǔ ㄈㄨˇ1)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库。天~。2)旧时封建贵族和官...
- 兵: bīng ㄅㄧㄥˉ1)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
- 北府兵: 指 东晋 孝武帝 时 谢玄 招募 徐 兖 二州骁勇而组成的一支精兵。 ▶ 淝水 之战, 即以此军为主力。 ▶ 《晋书‧刘牢之传》: “ 太元 初, 谢玄 北镇 广陵 , 时 苻坚 方盛, 玄 多募劲勇, 牢之 与 东海 何谦 ……等以骁猛应选。 ▶ 玄 以 牢之 为参军, 领精锐为前锋, 百战百胜, 号为‘北府兵’, 敌人畏之。”
- 府兵制: 起于 西魏 、行于 北周 和 隋 , 兴于 唐 初的一种兵制。 ▶ 宇文泰 掌握 西魏 政权时所创立, 其制为: 置六军, 合为百府, 分属二十四军开府, 选拔体力强者充府兵, 另立户籍。 ▶ 隋 代府兵户籍改属州县。 ▶ 唐 初整顿成为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 府兵终身服役, 徵发时自备兵器资粮, 定期宿卫京师, 戍守边境。 自 唐高宗 时起因府兵负担过重等原因, 渐见其弊, 至 天宝 八年(公元749年)折冲府( 唐 代府兵制军府的总称)无兵可交, 府兵制已名存实亡。 参阅《新唐书‧兵志》。
- 府公: 1. 六朝时王府僚属称其主为府公; 唐 、 五代 时, 官府幕僚沿旧习, 称节度使、观察使为府公。 ▶ 《晋书‧贾充传》: “果见 充 行至一府舍, 侍卫甚盛。 府公南面坐, 声色甚厉。” ▶ 唐 刘禹锡 《送王司马之陕州》诗: “府公既有朝中旧, 司马应容醉后狂。” 2. 泛称府、州级的长官。 ▶ 《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 “﹝ 孙钦 ﹞往辞 承丕 , 承丕 邀与俱见府公。” ▶ 胡三省 注: “公者, 人之尊称, 一府之尊, 故谓之府公。”参阅 清 梁章钜 《称谓录‧总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