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指高级官署中的佐治官吏。 ▶ 《隋书‧百官志下》: “三师、三公置府佐, 与柱国同。” 2. 特指知府的佐贰官。 ▶ 清 孙承泽 《天府广记‧鸿胪寺》: “府正官由南廊至前堂, 以宾主礼见, 由北廊出。 府佐及州县正官执报单由南甬道至露台立。” 府: fǔ ㄈㄨˇ1)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库。天~。2)旧时封建贵族和官...佐: zuǒ ㄗㄨㄛˇ1)辅助,帮助:~证(证据)。~餐。2)处于辅助地位的...府倅: 知府的佐贰官, 如同知、通判。 ▶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 “三司副使曰簉, 通判曰倅……簉、倅皆副贰之称。” ▶ 《清史稿‧礼志十》: “州、县教职见督抚, 仪如佐贰见司道, 不迎送。 见知府, 迎送屏门外。 见府倅, 迎送堂檐下。” 府任: 府君之职。 ▶ 《宋书‧蔡兴宗传》: “虽臣驽劣, 府任非轻, 准之前人, 不为屈后。” 府僚: 王府或府署辟置的僚属。 ▶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冲觉寺》: “﹝ 清河王 ﹞ 怿 爱宾客, 重文藻, 海内才子莫不辐辏, 府僚臣佐, 并选隽俊。” ▶ 《隋书‧百官志下》: “三师不主事, 不置府僚。” ▶ 清 陈鹤 《明纪‧洪武元年》: “朕于东宫不别设府僚, 而以卿等兼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