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对同年龄的男性长辈的尊称。 多用于名帖。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 “ 楚 人以同岁生者为同年, 投刺相谒, 呼庚兄庚弟, 子侄呼庚伯, 习俗然也。”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水莽草》: “死后欲寻三娘, 而不知其处;近遇庚伯, 始相指示。” 庚: gēng ㄍㄥˉ1)天干的第七位,用作顺序第七的代称。2)年龄:同~。...伯: bó ㄅㄛˊ1)兄弟排行次序:~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2...庚信: 月经。 ▶ 《红楼梦》第六九回: “已是三月庚信不行, 又常呕酸, 恐是胎气。” 庚伏: 即三伏。 因三伏中的初伏、中伏分别自夏至后的第三、第四个庚日开始, 而末伏自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 故三伏 宋 苏辙 《谢入伏早出状》之二: “候极南讹, 日临庚伏。” ▶ 宋 朱熹 《次韵秀野署中》: “病随庚伏尽, 尊向晚凉开。” ▶ 《宋史‧职官志四》: “秘书监岁于仲夏曝书, 则给酒食费……遇庚伏则前期遣中使谕旨, 听以早归。”参阅《初学记》卷四。 庚偿: 抵偿。 ▶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 “求乐无已, 其得苦亦无已, 后得之乐, 果足与先受之苦相庚偿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