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死后立庙, 受人奉祀, 享受祭飨。 ▶ 《史记‧滑稽列传》: “庙食太牢, 奉以万户之邑。” ▶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 “能信于 南海 之民, 庙食百世, 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 ▶ 元 傅若金 《题张齐公祠》诗: “自古英雄须庙食, 精灵何待《楚词》招。” 庙: (廟)miào ㄇㄧㄠˋ1)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宗~。太~。2)供神...食: shí ㄕˊ1)吃:~肉。~欲。2)吃的东西:~品。粮~。零~。丰衣足...庚: gēng ㄍㄥˉ1)天干的第七位,用作顺序第七的代称。2)年龄:同~。年~。生~(人出生的年月)。~帖(tiě)。~齿(年龄)。3)姓。·参考词汇:age同庚 庚齿 呼庚呼癸 长庚 庚癸之呼 庚日 贵庚 庚帖 仓庚 年庚 庙颂: 赞颂天子功德的宗庙乐歌。 ▶ 《后汉书‧傅毅传》: “ 毅 追美 孝明皇帝 功德最盛, 而庙颂未立, 乃依《清庙》作《显宗颂》十篇奏之。” 庚伏: 即三伏。 因三伏中的初伏、中伏分别自夏至后的第三、第四个庚日开始, 而末伏自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 故三伏 宋 苏辙 《谢入伏早出状》之二: “候极南讹, 日临庚伏。” ▶ 宋 朱熹 《次韵秀野署中》: “病随庚伏尽, 尊向晚凉开。” ▶ 《宋史‧职官志四》: “秘书监岁于仲夏曝书, 则给酒食费……遇庚伏则前期遣中使谕旨, 听以早归。”参阅《初学记》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