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íngshēng
古汉语四声之一。古汉语的平声字在普通话里分成阴平和阳平两类。参看〖四声〗。
- 平: píng ㄆㄧㄥˊ1)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
- 声: (聲)shēng ㄕㄥˉ1)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音。~...
- 平壹: 见“ 平一 ”。
- 平处: 平等相处。 ▶ 《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 “题了钦差出去, 凭他巡抚、巡按都是平处。” II 1. 平坦的地方, 坦途。 ▶ 唐 曹松 《赠镜湖处士方干》诗: “世路不妨平处少, 才人惟是屈声多。” 2. 平常之处。 ▶ 《新唐书‧孟郊传》: “ 李观 亦论其诗, 曰‘高处在古无上, 平处下顾二 谢 ’云。” III评判裁决。 ▶ 《汉书‧杜周传》: “吏民上书言便宜, 有异, 辄下 延年 平处复奏。” ▶ 颜师古 注: “先平处其可否, 然后奏言。” ▶ 《后汉书‧史弼传》: “乞露臣奏, 宣示百僚, 使臣得于清朝明言其失, 然后诏公卿平处其法。”
- 平复: píng fù① 恢复平静:风浪渐渐~ㄧ等他情绪~后再说。②(疾病或创伤)痊愈复原:病体日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