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雀东南飞
基本解释:乐府《杂曲歌辞》名。又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原为汉末民歌,经后代文人加工,收入《玉台新咏》。汉末庐江(今属安徽)小吏焦仲卿与妻刘兰芝在焦母强迫下离异,后兰芝因母兄逼她改嫁而自尽,仲卿亦殉情而死。诗歌揭露了封建礼教的黑暗,赞美了男女主人公的反抗精神。全诗三百五十余句,一千七百余字,是古代少见的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是什么意思
相关词汇
- 孔雀: kǒng què鸟,头上有羽冠,雄的尾巴的羽毛很长,展开时像扇子。常见的有绿孔雀和白孔雀两种。成群居住在热带森林中或河岸边,吃谷类和果实等。多饲养来供玩赏,羽毛可以做装饰品。
- 东南: dōngnán①东和南之间的方向。②(Dōngnán)指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市。
- 孔雀屏: 1. 指 窦毅 招婿终得 唐高祖 李渊 事。 ▶ 《新唐书‧后妃传上‧昭成窦皇后》: “﹝ 窦毅 ﹞常谓主曰: ‘此女有奇相, 且识不凡, 何可妄与人?’因画二孔雀屏间, 请昏者使射二矢, 阴约中目则许之。 射者阅数十, 皆不合。 ▶ 高祖 最后射, 中各一目, 遂归于帝。”后以为择婿之典。 ▶ 明 沈受先 《三元记‧招婿》: “不用屏中图孔雀, 管教仙子近嫦娥。” 2. 绘有孔雀的屏风。 ▶ 元 张昱 《醉题》诗: “清霄酒压杨花梦, 细雨镫深孔雀屏。”
- 孔雀扇: 用孔雀尾制作的长柄大扇。 椭圆形, 径约三尺, 柄长丈馀, 为宫廷仪仗用品。 ▶ 《清史稿‧舆服志四》: “世子仪卫, 吾仗四, 立瓜四, 卧瓜二, 骨朵二。 红罗四龙曲柄盖一。 红罗绣四季花伞一, 红罗销金瑞草伞二, 红罗绣四季花扇二, 青罗绣孔雀扇二。”
- 孔雀石: kǒngquèshí[malachite] 一种CúCǒ(OH)2矿物,由绿色碱式碳酸铜组成,为铜矿石,可做装饰品(如花瓶)之用
- 孔雀绿: 绿色硷性有机染料。 用来染丝、棉、毛等物。
- 孔雀翎: 孔雀的尾羽。 ▶ 清 代装饰在官帽上, 以表示品级。 ▶ 《清会典‧礼部四‧冠服》: “孔雀翎, 翎端三圆文者, 贝子戴之。 二圆文者, 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戴之。 一圆文者, 内大臣, 一、二、三、四等侍卫, 前锋护军各统领、参领、前锋侍卫, 诸王府长史、散骑郎、一等护卫均得戴之。 翎根并缀蓝翎。” ▶ 清 赵翼 《王将军拔栅歌》: “天子非常赐颜色, 小校超迁十二级;擢官游击阶将军, 孔雀修翎长一尺。” ▶ 清 李德庵 等《夷艘入寇记》: “时, 琦善 已罢大学士, 夺孔雀翎, 而 怡良 复奏呈 英 夷 香港 伪示, 语极狂悖, 于是上益震怒, 籍 琦善 家产, 锁逮来京。”
- 孔雀舞: 傣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 流行于 云南省 傣族地区。 舞者多为男子, 舞时一人或两人, 身上套着孔雀形状的道具, 舞姿模仿孔雀的形象。
- 孔雀花: 花名。 性喜阴凉潮湿。 ▶ 清 屈大均《广东新语‧木‧孔雀花》: “ 琼州 有孔雀花, 可以辟暑。 有为《苦热诗》者云: ‘葛衣半解方流汗, 冻杀墙阴孔雀花。 ’是花性宜阴湿, 对之生寒, 故云。”
- 孔雀裘: 用孔雀毛织成的衣裘。 ▶ 《南齐书‧文惠太子传》: “善制珍玩之物, 织孔雀毛为裘, 光彩金翠, 过于雉头矣。” ▶ 《红楼梦》第五二回回目: “俏 平儿 情掩虾须镯, 勇 晴雯 病补孔雀裘。”
- 东南亚: Dōngnán Yà亚洲的东南部,包括越南、柬埔寨、老挝、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国。
- 东南内: 唐 代御用马厩名。
- 东南欧: 欧洲 的东南部。 包括 罗马尼亚 、 南斯拉夫 、 保加利亚 、 阿尔巴尼亚 、 希腊 等国及 土耳其 的 欧洲 部分。
- 东南美: 《尔雅‧释地》: “东南之美者, 有 会稽 之竹箭焉。” ▶ 郭璞 注: “竹箭, 筱也。”筱, 小竹。 后因以“东南美”指竹。 ▶ 唐 刘禹锡 《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 “遂于鼙鼓间, 移植东南美。 封以 梁园 土, 浇之 浚泉 水。”
- 屏间孔雀: 指 唐 代 窦毅 画二孔雀于屏间, 能射中其目者则择为婿的故事。 见《新唐书‧后妃传上‧太穆窦皇后》。 ▶ 明 高明 《琵琶记‧奉旨招婿》: “屏间孔雀人难中, 幕里红丝谁敢牵。”
- 东南之宝: 谓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 东南之秀: 谓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
- 东南之美: 谓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
- 东南半壁: 指东南半边的江山。 ▶ 清 杭世骏 《榕城诗话》卷下引 吴廷华 诗: “身经百战兵不饥, 士气激发倍骁悍。 以此克奏保障功, 东南半壁推屏翰。” ▶ 清 王莘元 《星周纪事》: “风鹤之惊, 千里一辙, 幸 向军门 (讳 荣 )提大兵东下, 扎营 孝陵卫 ……东南半壁借以支撑者七、八年。”
- 东南竹箭: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后因以“东南竹箭”比喻优秀人才。
- 东南雀飞: 喻夫妻分离。 用古诗《孔雀东南飞》事典。 ▶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恤纬》: “东南雀飞, 伤心中谷歌有蓷。”
- 东南一尉, 西北一候: 谓设官镇守南北边疆。 尉、候, 武官名。 ▶ 《汉书‧扬雄传下》: “今大 汉 左 东海 , 右 渠搜 , 前 番禺 , 后 陶涂 。 东南一尉, 西北一候。” ▶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 “ 会稽 东部都尉也。 ▶ 敦煌 、 玉门关 候也。” ▶ 北周 庾信 《贺平邺都表》: “当今 鹿台 已散, 离宫已遣, 兵藏武库, 马入 华山 ……政须东南一尉, 立于 比景 之南;西北一候, 置于 交河 之北。”
- 孔雀女: 孔雀女 kǒng què nǚ 基本解释: “孔雀女”(peacock woman)是网络上,把城市女孩统称为“孔雀女”,她们是在父母溺爱之下长大的娇娇女,从没经历过大风大浪,从小到大生活顺风顺水。 孔雀女是指比喻打扮出色的女子。
- 孔隙: kǒngxì窟窿眼儿;缝儿。
- 孔雀帝国: [Mauryan empire]古印度以松河和恒河汇合处的华氏城(后来的巴特那)为中心的国家。在亚历山大大帝去世后,王朝建立者旃陀罗笈多创建了一个除了泰米尔南部以外涵盖大部分次大陆的王国。著名的佛教皇帝阿育王(约公元前265~前238或前273~约前232年在位)留下了印度最古老的已破译的石刻法令。阿育王死后,王国逐渐衰落,但在其黄金时期却是一个极有效率和高度组织的专制国家。参阅笈多王朝(Gupta dynasty)和难陀王朝(Nanda dynasty)。
- 孔阳: 极鲜明;很明亮。 ▶ 《诗‧豳风‧七月》: “我朱孔阳, 为公子裳。” ▶ 朱熹 集传: “其朱者, 尤为鲜明。” ▶ 《文选‧班固<东都赋>》: “于昭明堂, 明堂孔阳。” ▶ 吕向 注: “孔, 甚也;阳, 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