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的门下, 借指儒家。 ▶ 汉 王充 《论衡‧问孔》: “论者皆云: ‘ 孔 门之徒, 七十子之才, 胜今之儒。 ’此言妄也。” ▶ 唐 李乔 《赠边将》诗: “翻师平 碎叶 , 掠地取 交河 。 应笑 孔 门客, 年年羡四科。” ▶ 唐 魏仁归 《宴居赋》: “ 孔 门之道, 一以贯之。” ▶ 宋 朱熹 《道统一‧颜曾思孟》: “ 孔 门只一个 颜子 , 合下天资纯粹;到 曾子 便过于刚, 与 孟子 相似。” 孔: kǒng ㄎㄨㄥˇ1)小洞,窟窿:~穴。~眼。~洞。~方兄(指钱,因旧...门: (門)mén ㄇㄣˊ1)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孔阜: 很高大。 ▶ 《诗‧秦风‧驷驖》: “驷驖孔阜, 六辔在手。” ▶ 孔 传: “阜, 大也。” 孔释: 儒家与佛教的并称。 ▶ 《南史‧徐勉传》: “以 孔 释 二教殊途同归, 撰《会林》五十卷。” ▶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 “案论 孔 释 其道既同;救物之假, 亦不容异。” ▶ 宋 吕祖谦 《卧游录》: “始得优游山林之下, 纵心 孔 释 之书, 触兴为诗……乐有馀也。” ▶ 明 汪廷讷 《狮吼记‧生子》: “正是门阑多喜气, 孔 释 送生儿。” 孔阳: 极鲜明;很明亮。 ▶ 《诗‧豳风‧七月》: “我朱孔阳, 为公子裳。” ▶ 朱熹 集传: “其朱者, 尤为鲜明。” ▶ 《文选‧班固<东都赋>》: “于昭明堂, 明堂孔阳。” ▶ 吕向 注: “孔, 甚也;阳, 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