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纛高牙
基本解释:纛:古代军队里的大旗。指军中的旗帜。比喻声势显赫。
- 高牙大纛: gāo yá dà dào 【解释】三代军队里的大旗。指军中的旗帜。比喻声势显赫。【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然则高牙大纛,不足为公荣。”【拼音码】gydd【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指居高位者的仪仗
- 大纛: 军中或仪仗队的大旗。 ▶ 宋 欧阳修 《昼锦堂记》: “然则高牙大纛, 不足为公荣;桓圭衮冕, 不足为公贵。” ▶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六: “ 乾 嘉 以来, 朝士宗尚 汉 学, 承学之士, 翕然从风, 几若百川之朝东瀛, 三军之随大纛。” ▶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十一》: “但独有狐鬼却仍在死尸上往来, 从从容容地树起它占领一切的大纛。”
- 高牙: 1. 大纛;牙旗。 ▶ 《文选‧潘岳<关中诗>》: “桓桓 梁 征, 高牙乃建。” ▶ 李善 注: “牙, 牙旗也。 兵书曰: 牙旗, 将军之旗。” ▶ 李周翰 注: “牙, 大旗也。” ▶ 宋 辛弃疾 《水调歌头‧送施枢密圣与帅江西》词: “高牙千里东下, 笳鼓万貔貅。” 2. 指高官官衙。 ▶ 宋 范仲淹 《寄馀杭金安石段少连二从事》诗: “分携俱是佐高牙, 两地官尘自等差。”
- 大红: dàhóng很红的颜色。
- 大红全帖: 旧时表示郑重礼节的红柬。 用梅红纸摺成帖式, 共十面, 故称全帖。 ▶ 《老残游记》第七回: “那时又有一个家人揭了门帘, 拿了好几个大红全帖进来。”